马上注册,学习空分知识,结交更多空分大神!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空分之家
x
本帖最后由 小四 于 2012-3-9 14:18 编辑 / o- i( f5 o" t& \2 F1 h a$ ~
( a6 I7 Q4 q$ U4 d Q9 F3 l) D: {
定义# Z/ O3 R. H! G2 `
雾沫夹带是指随着塔压的提高,物料被带到上一块塔板。如雾沫夹带量百分之十时塔顶重组分浓度升高,塔压变大。
a5 ~/ B5 u0 a$ ?; R
A% u* T, @& L- P J% \目录* v( h; T4 f! s5 p. Z+ G
性质
) L4 c V7 t0 Q" X7 ?* Y# G雾沫夹带指塔板上的液体以雾滴形态被气流夹带到上一塔板的现象,也包括液滴被气流带出设备(如蒸发器)等。塔板上的雾沫夹带会造成液相在板间的返混,将减小传质推动力而降低板效率。严重时还会造成液泛,故对夹带量有一定的限制。通常要求雾沫夹带量ev<0.1。影响夹带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速和分离空间,对筛板有Hunt等人得出的经验式:σ为表面张力,dyn/cm;HT为塔板间距,m;hf为泡沫层高,m,取为清液层高的2.5倍;WG=Vs/(AT-Af)为液层上的气速,m/s;Vs为气体流量,m3/s;AT为塔截面,m2;Af为降液管截面,m2。上式适用于WG/(HT-hf)<12之时。对其他类型的塔板亦分别有其相应的经验计算法。3 u u- V/ o/ e4 u# R& C/ c5 `
) _% b6 X- F( B6 Z) A显然,雾沫夹带的产生会降低传质效率。为了保持较高的传质效率,我们通常控制雾沫夹带量e(以公斤/公斤蒸气计)大于10%,与此相应的气速即为负荷上限。; L) S5 w5 Q' b, b
' I+ I: B/ N: i9 x9 [* Z& \& [当观察分析塔板上气、液接触情况发现,至气体在液层中鼓泡,气泡不断地形成和破裂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液沫、以不同初速被抛溅到液层上方空间的某一高度,然后大液滴很快落回液层,而小液滴随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还回有部分小液滴由于互相碰撞而合并聚结成较大的液滴落回流层,一部分小液滴被气流夹带至上层塔板。液滴在气流中受力和运动状况是相当复杂的。当空塔气速大于液滴的沉降速度时,液滴就被带出。液滴抛溅的垂直高度愈高、量愈大,拟造成雾沫夹带的可能性就愈大。
7 Y* z5 J3 I4 Z, w0 G5 A. z+ Q3 c, \/ d* [: J5 W* d/ I+ V
目录/ D" B. m) _* k$ R% c4 l9 T$ [
原理- w4 J2 X- F/ g, n1 y
上升气流以雾沫的形式带走液体的现象。通常指板式塔中塔板上的液体被上升气体(或蒸气)带往上一块塔板。当气体自下而上穿过塔板上的液层时,液体在气流的作用下生成了雾滴。在气流上升过程中,较大的液滴在重力作用下返回液层,较小的雾沫被气(汽)流带至上层塔板。雾沫夹带造成液体在塔板间的返混,从而使分离效率下降。# u1 f- ^% ~1 Y2 J g0 h3 W6 O$ F! Y
% U0 m, Z. p& C) K
雾沫夹带的程度,常用雾沫夹带量(每kg气体夹带的液体kg数)或雾沫夹带分率〔雾沫夹带量/(液流量+雾沫夹带量)〕表示,它主要与气体流速、液气比、气液密度、表面张力、塔板结构、塔板间距,及液层高度等因素有关。物系和塔板结构一定时,板间距对雾沫夹带量影响很大。在设计板式塔时,必须对气速、板间距和板效率三者作综合考虑,将雾沫夹带量控制在规定限度内。
3 W9 f5 U7 P7 o* Z6 N7 |5 H: m/ G, x- l8 u$ I& L9 S/ L4 ?; U) a: b, V5 |# Q
在填充塔、喷淋塔等气液传质设备中,液体由塔顶分布器喷出时,所产生微细液滴也会被出口气体带走。这种现象也是雾沫夹带。此时可设置除沫装置以捕集液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