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8月28日氮气管线着火事故/ @" Q6 D2 H. V
事故经过:
# z) C1 V6 ^. Y2 @/ @% e+ n" O- \ 2007年8月28日上午中化三建接到工程二部口头通知(现场检查时无任务单)对氮气管线进行加装阀门,中化三建接到通知后,由施工人员到水汽车间办理相关动火票证进行作业。在办理动火票证过程中,水汽车间安全员在对现场不了解的情况下办理了动火票证,且未对动火的安全措施进行落实,未进行现场动火分析就随意的开出了动火票证。中化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气焊切割作业进行第二道口切割时,11点左右发生氮气管线着火,11:10左右合成主任与生产调度协调将氮气冲入到氮气管线中将火扑灭,事态未进一步扩大。着火时间长达10分钟左右,事故发生地点离我厂重大危险源191罐区距离只有15m左右,罐内装有成品甲醇近1900吨,且氮气管线与甲醇成品罐保护氮气管线相连,随时都有引发成品罐区甲醇着火的可能,事故性质比较严重。 8 u4 U! p3 R& Z1 @5 _+ Q5 \8 m7 i
事故原因:2 B, L1 c1 m5 Q- ], c" ^( P
1、水汽车间安全员在办理动火票证时,擅自将动火等级降低,出具了二级动火票,且未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实,动火管线未进行动火取样分析,动火管线未联系相关车间进行管理隔离,未到现场确认作业部位,就随意开出了动火票证,违规办理动火票证。
0 F# ~2 J# x( Q, i! R2、三化建施工人员在没有检修任务书,现场无工艺人员监护,未对制定的安全措施进行落实确认,现场作业负责人未进行票证的签字确认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动火作业,违章作业。) x, Y" ^% V. O K$ |
3、水汽车间主管安全的主任不对现场进行检查,不清楚厂动火要求和装置区的作业划分,没有确认安全措施落实的情况,在动火票签字不完整、未进行点火分析的情况下最后把关不严,直接在动火作业票上签字同意动火。6 p v5 M& ~3 |$ Z( D% C3 _+ R9 u
4、工程二部现场操作负责人对施工人员没有做到安全交底,没有开检修作业任务单,对动火作业未进行全过程监控,不清楚厂的作业程序和区域划分,本应是气化车间出具的动火票,却让施工单位到水汽车间办理作业票。 ! q$ X' _% Y- r( u* _3 q- \
5、氮气管线缺单向阀导致氮气管线中串入可燃气体。
0 H) Y% \& |& `2 i; N5 @7 e防范措施: $ f3 W) A- o/ g
1、虽然安全监察处对各单位的安全主任和安全技术员进行了两次作业票证的办理程序和要求的培训,但是根据此次事故的分析,反映出我们部分单位的主要安全管理人员、按技术人员,作业负责人,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意识差,工作责任心差,不认真学习长发文件及安全管理制度,不清楚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思想麻痹、懒惰,工作不细不严,得过且过,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各级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制度,行为上落实制度,安全检查处要有计划的组织培训,尤其对中层干部和安全技术员要进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W' u6 c8 o1 l1 t) E _
2、各单位要制定员工的安全培训计划,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杜绝类似各类违章,追求零事故。
. [. W8 c: m9 x l, i3、各单位要加强现场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对检修任务单,动土票、动火票、有限空间作业票、登高作业票等关键票证的办理过程和落实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作业过程的安全隐患并于纠正,确保高风险作业的安全。
% k/ d6 p. F$ Q- B) x+ {2 C4、各外来施工单位和化建单位进入装置区作业,工程部要安排专人到管理区域的生产车间,办理相关票证,进行安全交底,对作业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加强作业期间的协调、沟通,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 r. }/ j+ ?, b+ y3 A5 {0 x8 f: K
5、各车间要认真的组织员工学习本次事故,深刻吸取教训,并对本单位票证办理的程序和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自纠,并真对薄弱环节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4 O2 ~) C g/ V6、由生产技术部牵头,对氮气管网进行系统检查,清理出存在的问题,有计划的进行整改,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和要求,对氮气管窜可燃气体的问题彻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