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c* L) p. R }( \, g# J九、6月15日氧气程控阀划伤事故( a3 P. Q0 c8 o/ o2 n0 w, W
事故经过:
9 r# T6 D$ I" d# Y1、2007年5月27日,甲醇筹建处委托蓝星清洗公司氧气管线的脱脂工作,由气化车间配合。至5月29日,氧管线脱脂工作按脱脂方案及方案提及的相关标准完成,经筹建处相关部门确认签字。5月30日11:00气化车间按技术要求对氧气管线进行蒸汽吹扫,但在吹扫过程中发现排放口带水,几乎没有蒸汽喷出,经分析蒸汽压力过低,为改善吹扫效果经咨询蓝星清洗公司,贵公司在其它厂家进行的脱脂工作蒸汽吹扫一般选用1.5MPa以上的蒸汽,经请示生产技术部决定选用1.5MPa蒸汽进行后续的吹扫工作.气化车间编制了具体方案并交生产技术部审批通过。6月15日整个氧气管线吹扫打靶合格,并由相关单位确认签字。但在随后做氧管线气密时发现氧气切断阀阀芯有局部划伤现象。
9 i/ ^& V/ M' t3 `! Q% p# q经相关技术人员及上海华谊技术专家现场检查,一致认为造成氧气切断阀划伤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氧气管线脱脂吹扫没有将阀门拆掉造成的。2 g: e* N( s: R9 G' [3 }
事故经过:
* f# } U( q, p& X1、氧气管线吹扫方案编制不完善,没有就氧气管线吹扫的具体操作做明确阐述与规定,车间管理人员在没有严把质量关的情况下就上报相关部门审核,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V7 g0 I2 W5 j) \
2、整个脱脂与吹扫方案中气化炉炉头的氧气管线属于死区,此部分管线又经多次设计变更,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没有彻底清理掉管道内的氧化物和焊渣,且在吹扫时未将氧气程控阀拆卸,致使焊渣漏入程控阀筒套内,是造成阀芯划伤的直接原因。; [8 E0 d- ]1 {% \5 N( F$ K
3、生产技术部在吹扫方案审核时,对该方案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进行技术把关,盲目进行审核,是本次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
5 H0 m3 Z8 ^7 ]+ h) [+ e( c' H9 k防范措施:
2 C- y+ b4 d2 J! m/ P! G1、进行管道吹扫时,要编制完善的吹扫方案,相关的技术部门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吹扫工作受控。; E. d% W U& ], L; [" q
2、在类似吹扫管道时,要对阀门进行拆卸,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