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最美空分摄影大赛》作品投递报名进行中! 报名联系:19163437601 (微信同号)
  • 0

[空分工艺] 外行学空分(99)一一氧氮二元物系和氧氮氩三元物系问题(二)

   现在我和先生讨论一下宝钢液化站的运行情况能否证明先生的实际气氧液化功0,5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及气氧实际液化有效能效率的观点。
/ K) P0 ~" {; S% e7 B' K4 [     先生已经声明以上数据来自网上,也就是说先生无法对数据真实性无法保证,这点暂且不论。先生已经计算了气氧实际液化功,是0,637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液化过程有效能效率36,7%!这个数据和先生原观点出现重大的变化。这个暂时不论,问题是这个数据能否作为氧气一艘实际液化功的标准数据。还有三个问题,一是以上数据只计算了主机械的压缩功,没有考虑辅机及冷却水的电耗。这部分的能耗并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二是此装置中涡轮增压机的效率特别高,先生在评论厦大论证报告时,曾经指出涡轮增压机的效率应该在50%-60%之间,此装置的涡轮增压机绝热效率83,4%考虑涡轮增压压缩比较小折等温效率已经达到70%!这恐怕不是一般涡轮增压机能够达到的。如果对以上两点加以修正和调整,则实际液化功和有效能就非常接近0,8Kwh和30%了!
' L; I% r' p; f5 n   另外先生计算液化站液化有效能效率的方法也是有问题的,氧气及氮气压缩均不属于该装置范围之内,压力氧气压力氮气在计算装置有效能效率时,应作为扣除项而不能将其压缩功耗加到循环氮气压缩机功耗算有效能效率!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液氧产量乘以液氧有效能(不包括分离功)减去压力氧气压力氮气的压力有效能,除以循环氮气压缩功耗。这个数据可比先生计算出的有效能效率低多了!
& b/ d5 W' y5 d4 V7 {) e. _   至于液氮实际液化功和有效能效率请先生自己复查一下!
& J0 i+ {, b+ E, e2 a: W/ ?     
2021-9-10 13:48:23 来自手机
回复 0
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1-9-10 16:54 编辑 6 R- O$ j# M- [
7 z& y; b% {! w0 c  u: E& u
尤总最后一句说对了。不过网上有专门的民科吧,各种自以为天才的都到那边表演了。技术交流论坛,水平高的水平低的都能发表意见,但民科也来凑热闹,这就有点煞风景了。' ]! B6 d5 Z9 V- x  v: W2 ^; y, r( C

空分设备产品Yong分布.pdf

157.62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积分: 空分币 -1

2021-9-10 14:06:27
回复 0
先生请自重!
2021-9-10 17:23:13 来自手机
回复 0
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1-9-26 16:33 编辑 5 s2 Y  Z; @2 Q, K  f3 y
# ?+ ]& K/ ?" ?/ w8 S. ]/ H( [
本人2009年发表了一篇计算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生产液氧产品边际能耗的文章,以下是文章中的局部截图。图中表明,在内压缩流程中生产液氧产品的单耗与液氮和液氧产量比例等有关,但氧气液化单耗基本都在0.3~0.4kWh/Nm3之间,加上氧气压缩功耗0.15kWh/Nm3,氧气液化单耗多数情况下略低于0.5kWh/Nm3,当然没包括氧气的分离功耗。厦门大学选取氧气液化单耗1.3kWh/Nm3太高了。
  @1 q2 ^5 n& e9 z4 }* q
内压缩流程液氧边际能耗.jpg
2021-9-26 09:48:39
回复 0
  数字游戏人人会玩,巧妙各有不同!既然我们已安排同意巛气氧实际液化功作为核算的基础,先生就应该进行一下气氧实际液化过程的模拟计算!这并不难!先生既然认为(制氧技术)中气氧实际液化功1,22-1,47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的计算结果已经落后五十年!那么就应该指出五十年来有了那些改,便现在的实际状况和(制氧技术)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差距!先生可以看一下我168帖子,我重新编辑过了,希望先生能做到心平气和!
2021-10-9 07:42:42 来自手机
回复 0
分析的都很有道理,还是需要一些数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2021-10-12 16:08:54
回复 0

/ ^0 I  R" d; t/ ~: w7 O' v' h关于
  Q6 A+ t. L2 Y2 q0 s; d" M! o气氧实际液化及液化效率请参阅172帖,里面有关于目前空分装置的
4 S' ?8 }' X4 C) i& ~能耗核算中为什么普遍出现气氧液化单耗0.5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的情况的分析。
2021-12-8 10:07:55 来自手机
回复 0
尤总心态超级强,可谓宠辱不惊!
$ V5 B; t/ j( O8 i+ c
6 Y8 b' K+ z/ c林德一套液体空分,中压流程,内压缩0 M+ p2 F& O. s# c( F
4 O  G) S( s+ m+ k+ T3 |% C9 Z. \& ^
2021-12-8 11:21:18
回复 0
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1-12-8 21:05 编辑
5 K, l7 \# M4 R  R, f  S3 Q5 {  j8 a8 ?/ g+ W# V( B5 x. U+ q
氧气7000,压力30bar,液氧3000,液氮6000,液氩350( Z7 q& |1 O; g$ d( e

" x* F: \5 i  ^: w  N+ D工艺空气量73682,压力21.25bar
% V- Y4 b& t3 b  y# _0 E. F: {; ~. [
空压机出口与工艺空气阻力按0.15bar,空压机效率按厦大报告中的75%,则分离和液化电耗是:4 |# r, g. J7 ?+ g
: m- E& L' g- F) s
73682*300/273.15*101.3*ln(21.4)/3600/0.75-7000*300/273.15*101.3*ln(30)/3600/0.75=8320kW
$ C( _* C- z7 Y) |/ k+ F, [/ z3 g
) A3 @+ K5 t8 ~如果氧气单耗按0.35kWh/Nm3扣除,其他氩和氮气等都不折算分离功了,则液化电耗是:/ A- p4 l7 J4 g9 L; ~6 Y
- E- j; A, {* C! W" n$ U' K, e
8320-(7000+3000)*0.35=4820kW
7 t- l! `4 L1 M7 v9 c/ t0 q
% E* z* h0 _4 j. {- g# p液体总量3000+6000+325=9325Nm3/h,则液化单耗是:
8 g+ H5 C3 q. `" y; W* ~% \8 z6 N2 C! @$ |4 }
4820/9325=0.517kWh/Nm3
7 h# `0 L  b' n
# d+ i8 L# W# W) A5 F- o. c氮气最小液化功比氧气大一点,氩最小,液化效率是:
+ H' G. Q- w+ J; t: U9 f$ v
# x8 u$ N6 b9 _" P2 ?' J2 V8 P( D(3000*0.25+6000*0.27+350*0.24)/4820=51%) v' H" a2 G& [% _6 C" [0 U  h( {

- m3 ^7 S/ D7 i+ X林德说液化效率50%左右是有大量实例支撑的,不是尤总无中生有。在空分方面,尤总无基础、无资料、无工具,三无,只有胡思乱想,哪能解决空分技术问题?
液体空分.jpg
2021-12-8 12:21:43
回复 0
尤总可以与厦大报告中的结果比较一下单耗,这个是真正99.6%氧,还提氩了。厦大报告中的二元99.6%,实际只有95%氧纯度。3 a5 w  |5 T7 [! Y2 c9 F
- ~, [' ^0 E" e- i& R
要想发明,必先学习,了解情况后再说。
2021-12-8 12:27:11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空分之家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5 Discuz! X3.5    鲁ICP备100168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