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学习空分知识,结交更多空分大神!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空分之家
x
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8 k" O7 w4 a5 G' _3 ](1)离心泵的主要构件——叶轮和蜗壳
" }2 H# W5 y( D1 s/ Q: `, |(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 假设:①叶片的数目无限多,叶片的厚度无限薄,从而可以认为液体完全沿着叶片的弯曲表面流动,无任何环流现象;②液体是理想流体,无摩擦阻力损失。在叶轮的进、出口截面到机械能衡算式,从而导出离心泵理论压头 为
, L: U# d( a- f (2-15)5 c) h" a1 K, a
(3)流量对理论压头的影响
& \" s8 Z; T5 W/ z1 V& s (2-18)
; B8 b2 T; [* x$ ^. f; d- \$ Q 6 \' U' Y" D8 a: j
(4)叶片形状对理论压头的影响
. f& {& u5 ~4 S' Q当泵转速n、叶轮直径 、叶轮出口处叶片宽度 、流量 一定时, 随叶片形状 而变。, C0 l- C {" E, B; u. z" {0 P
① 径向叶片, = , =0, = 与 无关。
2 c w# x6 J: u/ x0 U" ~/ [9 H1 C② 后弯叶片,
4 [" a- T: `) h# y% ]6 _+ S. Y9 ^③ 前弯叶片, 由此可见,前弯叶片产生的 最大,似乎前弯叶片最有利,实际情况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分析如下:
7 ?' A3 h2 x# d; U=位头( )+静压头( )+动压头( )
4 T, V% N. N8 F! [3 J而 的前弯叶片流体出口的绝对速度 很大,此时增加的压头主要是动压头,静压头反而比后弯叶片小。动压头虽然可以通过蜗壳部分地转化为静压头,但由于 大,液体在泵壳内产生的冲击剧烈得多,转换时的能量损失大为增加,效率低。故为获得较多的能量利用率,离心泵总是采用后弯叶片( )。$ T; ?& m. F9 y' R
(5)液体密度 对理论压头的影响
- r1 {- a/ F. t; K% S/ X8 Z从式(2-15)或(2-18)均可看出 与 无关,也就是说被输送液体 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不变。" t" v& F3 ^5 n* g$ a3 E
I I/ H* u& A( v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 j8 l/ Z$ s) k(1)泵的有效功率 和效率 液体从泵中实际得到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 电动机给予泵轴的功率称为轴功率 。泵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存在种种原因导致机械能损失,使得 , 之比称为泵的效率 轴功率 * C& V. r8 a$ U, q6 E; w
解题指南及大多数教材轴功率 用N、有效功率 用 表示,解题指南P174或式(11-2)及下方一段内容,考虑各种损失后实际压头 与实际流量 的关系见图1。 关系影响因素众多,只能靠实验测定。& Y5 M/ j; T* I2 n7 T7 R1 c, i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3 |) t8 [" o8 z2 I! a4 y4 D f由于离心泵的种类很多,前述各种泵内损失难以估计,使得离心泵的实际特性曲线关系 、 、 只能靠实验测定,在泵出厂时列于产品样本中以供参考。
3 Z; U, M7 p# b0 a- l实验测出的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中有三条曲线,在图左上角应标明泵的型号(如4B20)及转速 ,说明该图特性曲线是指该型号泵在指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若泵的型号或转速不同,则特性曲线将不同。借助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可以较完整地了解一台离心泵的性能,供合理选用和指导操作。
+ o$ J* d0 \1 O9 M' g由图可见:! h' @, s$ B, \( F4 t5 u% Q0 u
① 一般离心泵扬程 随流量 的增大而下降( 很小时可能例外)。当 =0时,由图可知 也只能达到一定数值,这是离心泵的一个重要特性;
2 Y! J* M. k& ?1 r② 轴功率 随流量 增大而增加,当 时, 最小。这要求离心泵在启动时,应关闭泵的出口阀门,以减小启动功率,保护电动机免因超载而受损;3 z5 L) Q6 W+ X% j' G) F9 {& `
③ 曲线有极值点(最大值),在此点下操作效率最高,能量损失最小。与此点对应的流量称为额定流量。泵的铭牌上即标注额定值,泵在管路上操作时,应在此点附近操作,一般不应低于92% 。; E, D1 P; H7 n j
(3)液体密度 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W4 [4 ^& E# U- z; o
理论 与 无关,实际 与 也无关,但 有关理论 与 无关,实际 也与 无关。
, E: |3 C1 W6 X P392泵性能表上列出轴功率指输送 清水时的 ,所选泵用于输送 比水大的液体应先核算 ,若 表中的电机功率,应更换功率大的电机,否则电机会烧坏。
2 M0 K g6 ] |: Z4 n: u# Y(4)液体粘度 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O% B( ^; Y6 v& }0 g0 b5 ^
( 的幅度超过 的幅度, )。泵厂家提供的特性曲线是用清水测定的,若实际输送液体 比清水 大得较多。特性曲线将有所变化,应校正后再用,其他书有介绍校正方法。9 |0 B6 O' V4 g7 W
(5)转速n对特性曲线的影响6 ~& l0 u b: X7 n4 K
泵的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测得,实际使用时会遇到n改变的情况,若n变化<20%,可认为液体离开叶轮时的速度三角形相似, 不变,泵的效率不变(等效率).! |" ~' {; m9 R
(6)叶轮直径 对特性曲线的影响6 z9 J* c |! w+ {
泵的特性曲线是针对某一型号的泵( 一定),一个过大的泵,若将其叶轮略加切削而使直径变小,可以减低 和 而节省 。
1 a* z/ L' p2 j- J- ?7 s; ^6 F% a/ Z
- P3 { x. ~. m: T( z. |* `; e1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