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学习空分知识,结交更多空分大神!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空分之家
x
一、事故经过 ' b: H4 t! S0 f; q6 N) d
1996年7月18日,哈尔滨xx厂空分分厂当班人员听到一声闷响,接着主冷凝器(以下简称“主冷”)液位全无、下塔液位上升,氧、氮不合格,现场有少量珠光砂从冷箱里泄了出来。断定为主冷爆炸。后经主冷生产厂家切开主冷发现上塔塔板全部变形,主冷四个单元中有一个单元局部烧熔,爆炸切口有碳黑,另一个单元发生轻微爆炸,下塔有一块塔板变形。 : p$ P; R2 t3 C5 u- n& H
二、有关情况 + o# Q" ^# Q7 @9 {: T' u; S
5 M/ C7 J4 M" P( E5 u! k
该套空分设备1993年投入生产,产量和纯度都达到要求。该套设备是采用全低压板式换热器净化流程,没液空、液氧吸附器。爆炸前工艺指标未发现异常,主冷液位控制在2500~2900mm,主冷处于全浸操作,当时气相色谱分析仪带病运行,每周分析1次。造气、净化、甲醇三个分厂距离空分较近,化验分析碳氢化合物超标3倍多,有乙炔出现。 - _( ^" M$ n+ O9 U! z
三、事故分析
) W( Y, Z% `% ^/ `& {$ i% n
# q% Y) t$ Z) L 1.空气污染
. ^% W( r& k; i; B- G! M# n8 l# B3 x
空气分厂与造气、甲醇、净化分厂较近,这三个分厂不正常排放对空分生产造成了威胁。主冷液氧中碳氢化合物超标时有发生。在爆炸前几天风向和气压都对空分生产不利,造成原料空气碳氢化合物含量上升。
. l* _/ M# y0 P& }6 w: w5 C
3 k$ m$ @. t, R 2.碳氢化合物在主冷中积累 # n) Z( b) H' \0 [
7 _% g. e# p+ ^- y7 Y" z3 [2 n. \0 E( B 碳氢化合物经过液空吸附器和液氧吸附器吸附后,部分被排除,另一部分在液氧中积聚,使其在液氧中浓度升高。乙炔在液氧中局部浓缩而析出危险的固体乙炔,吸附器倒换周期长,液氧泵时开时停,导致碳氢化合物不能被及时排出,又未采取大量排液手段,导致超标。 E1 ]$ S/ k2 O6 W# s: N) a
3.操作不当 8 i% ?0 p' W7 X2 ?5 j1 z
8 `9 }" F9 ]0 i/ W: x
在吸附器操作过程中,不按规程精心操作导致硅胶破碎,致使硅胶粉末进入主冷。
* i. V2 R0 s* k5 p Q/ V
% p3 F2 s8 f/ x 4.液氧中硅胶和二氧化碳颗粒随液体运动产生静电,是乙炔起爆的点火源。 ' ^! G9 G; y9 ]& |' @$ [9 i
6 ^8 f, A6 W5 L" P/ B4 B; S: @ 四、教训和建议 2 W( W. {4 n, e( H: n. W
1.空分设备吸风口应该远离碳氢化合物杂质散发源,加强对空气监测。 # o9 G+ M5 P3 \) y% ]8 K
* h l# }( q$ X6 ?8 O
2.防止硅胶和二氧化碳进入分馏塔,加强操作管理,缩短吸附器倒换周期,液氧泵24小时运行,增大膨胀量集中排放大量液氧。) c) |+ X8 W! m. d" c
3.空分设备运行12个月,停车全面加温,彻底清除碳氢化合物和油脂。
' V: Y W2 G( a3 Q/ P* L
# B) I2 H: }) L7 v+ O) h 4.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修理,防止带病运行。
/ K' x1 |# C1 m0 C6 x% ~ 5.加强分析管理,严格控制碳氢化合物不超标。
& W" ~9 |9 X7 w: V5 Z. h" M- k% u7 q# S; B' J* O/ F% l6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