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最美空分摄影大赛进行中!微信搜索“空分之家”晒出最美的空分瞬间!
  • 0

[空分工艺] 外行学空分(113)一一一点心得(6)

先明确一个问题,我所讲的双塔流程基本流程应该是先生所讲的膨胀空气进上塔的外压缩流程,也是教科书中双塔流程的的基本状态,这种双塔流程有以下的几个特点,一是空压机的出口压力等于下塔压力加上阻力,膨胀空气全部进入上塔,最大量大约是空气总量的百分之十五!这种双塔流程,其产品的液体产量接近于零,小型装置需要将空气压力提高以实现冷量平衡,大型装置由于单位产量冷损较少,大约液体产量可以达到百分之二,三!至于先生所讲的液体产量达到氧气产量的百分之十,那种情况下,不但空气压力要提高,膨胀空气部分也不能全部进入上塔,要进行新单塔流程和双塔流程的比较就很难了,所以厦大论证报告中的比较对象是以上所描述的双塔流程的基本形态。
2020-12-13 15:23:55 来自手机
回复 0
我的文章已经在顶级的杂志美国的(化学工程)杂志发表了,难道他们不审核?至于深冷空分顶级杂志(气体与压缩)香港,他们邀请了三位专家评审结果一个专家通过,一个专家弃权,一个专门反对,反对的专家就是日本东京大学的,反对理由居然是进行新单塔流程和双塔流程的能耗比较,大概认为商业的味道太浓了吧!因为该文章明确申明该论证报告基于新单塔专利流程的基础上。
2020-12-13 16:08:05 来自手机
回复 0
法液空、杭氧、川空、开空、西安交大都不认同你的新单塔流程,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都不识货?尤总最大的错误是把空分行业的人看得太无知了,简单的精馏问题,以为大家都没想到。空分行业内,很多是化工专业的,也有很多是名校毕业生,浙大、上交、西交、华科大的很多,也有中科大的,更有清华的,并非都是弱智文盲。
2020-12-13 20:39:45
回复 0
我不与先生作无谓的口舌之争,至于先生所讲的法液空杭氧西口女交大的事,我不清楚,就不多言,先生既然以专家自许,请正面提出问题。
2020-12-14 07:59:09 来自手机
回复 0
某设计院“超低压流程”
4 E# I" q- l; ~( D
某设计院超低压流程.jpg
2020-12-14 08:13:23
回复 0
开空低纯氧流程$ k  E$ y1 F  `4 T8 `! n
开空低纯氧流程.jpg
2020-12-14 08:14:10
回复 0
杭氧超低压流程专利
0 g" k9 I+ F' Y* H9 B
杭氧超低压空分专利.jpg
2020-12-14 08:16:34
回复 0
先生所发的某设计院的流程图我不好发丧意见。至于所谓超低压流程应该是来自新单塔专利的申请书,如果要我发丧意见需要先告诉我几个重要的参数,一是空压机的出口压力及流量,二氮压机的压力及流量,三产品的数量及纯度,液体产品的数量。如果先生能告诉我那个接收大部分空气的初级塔是什么,起什么作用那就更好了。
2020-12-14 12:28:16 来自手机
回复 0
某设计院流程和新单塔专利流程风马牛不相及,先生要我回答什么?
2020-12-14 12:34:38 来自手机
回复 0
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0-12-14 14:05 编辑
( d, ^8 r2 X  G/ ~# R; M+ m0 G7 h& L9 E' |8 Z
他也是氮气循环,氮气压力5.4bar,空气压力2.4bar,两个塔,下塔(初级塔)1.8bar,上塔1.4bar。我也不知那个1.8bar的初级塔是何作用,反而增加了2台输送泵,投资、冷损、可靠性都受影响。* Q; Y2 F3 j) Y/ @  g# r- M  n

' X# r2 U/ p; s5 C+ ]' F! _还有与1.4bar塔氮气压力的匹配问题,低压气体的节流损失是很大的。就算下塔阻力16kPa,下塔顶氮气压力仍有1.64bar,与上塔出来并经过冷器后的1.35bar氮气就这样混合了?近20kPa低压氮气压力损失没看到?
& y5 I' u4 [; r& f- N, f* z9 w
  c: j" y3 [2 x1.8bar的下塔仍用筛板塔,阻力大损失也很大
2020-12-14 13:53:50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空分之家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5 Discuz! X3.5    鲁ICP备100168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