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教不敢当,说一说我个人看法。我觉得,如果前一个效率的分子正好是后一个效率的分母,那就可以相乘,否则不能相乘。
8 u' Y2 p' }# P0 f: k J: ~1 {
( @0 J' [1 M1 V* c& r) ]主冷可以归于下塔或上塔,但主冷温差损失很大,通常比下塔损失还大。以上例子中,如果主冷温差1.6K,主冷温差引起的有效能损失是下塔损失的1.54倍,所以要尽量减小主冷温差。主冷和下塔合在一起计算时,主冷损失是大头。. m! X+ S1 O* q% I; O1 C
; M p/ c1 z# e$ I7 R. C+ ?8 o( }下塔精馏计算时,进料就是塔底空气和塔顶的液氮,出料是塔底的富氧液空和塔顶的氮气。物料和热量衡算时,也是进料=出料,空气+液氮=液空+氮气。6 w: V! U9 A8 Y
& \4 g% V$ S/ ?, {以上计算中,下塔损失0.9%,看似很小,实际是分母太大引起的。李化治《制氧技术》中损失分摊,压缩23%,换热22%,预冷净化6%,精馏16%,其他损失(可能包括膨胀、跑冷等)7%,分离功26%,可能都是以空压机电耗为分母。但他这样分并没有详细解释,如压缩23%是否包括了空压机的冷却器?主冷和氩冷凝器温差损失是算在换热还是精馏中?如果下塔损失也以空压机电耗为分母,估计下塔损失在2~3%之间,精馏损失中上塔是大头。" K( i4 w, ~5 z( ?7 ?: u# }& C% d
* J- ~, F$ J+ P
空分循环过程,有时很难分清谁先谁后,主换→下塔→上塔→主换,你说主换是在上下塔之前还是之后?换热器和精馏塔都是两头进料两头出料,系统有效能又怎么算?
7 c1 h% Y5 P# X2 s, q2 K6 Z/ ^
/ Q) ~6 H5 {4 j9 i9 ]0 v物理火用是指因压力和温度偏离环境产生的有效能,也称焓火用;因组分不同产生的有效能称为化学火用,包括分离功。8 L+ f; O9 t o, w K
& |, Y L! w- f- Z尤总的想法有些也有道理,空分工艺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大热泵循环。虽然我并不认同尤总的氮气循环热泵和粗氩精馏热泵方案,我认为这样的大规模使用与空气循环重复了。但我认为热泵技术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还是有可能使用的。
4 G2 n! Q* j- ]3 n5 J*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