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气体行业人才招聘会》时间:2025年6月18-20日 地点:杭州大会展中心 报名:15853394496 联系人:李先生
  • 0

[空分工艺] 氧中毒

刘军强 发表于 2013-9-12 08: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55 4

马上注册,学习空分知识,结交更多空分大神!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空分之家

x
众所周知,氧气是需氧型生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超过一定压力和时间的氧气吸入,会对机体起有害作用。氧中毒是指机体吸入高于一定压力的氧一定时间后,某些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而表现的病症。
- i/ f6 Q+ n! t9 H! j  一般说来,较长时间吸入60~200 kPa的氧气,所致的氧中毒以肺部损害为主,称为肺型氧中毒(pulmonary type of oxygen toxicity);由于肺型氧中毒的发生、发展经历时间相对较长,亦称为慢性氧中毒(chronic oxygen toxicity)。而吸入200 kPa以上的氧气所致的氧中毒则以惊厥为主要表现,称作惊厥型氧中毒(convulsive type of oxygen toxicity),这种类型的惊厥称为氧惊厥;由于其发生过程较短,又称作急性氧中毒(acute oxygen toxicity);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又称脑型氧中毒(encephalic type of oxygen toxicity)。
, m4 y$ O" p+ Q% L2 v) A( H  肺型氧中毒
) H& i, D0 x& l% v. r7 f, L  1 症状:类似支气管肺炎。其表现及通常的发展过程为:最初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气管刺激症状,如胸骨后不适(刺激或烧灼感)伴轻度干咳,并缓慢加重;然后出现胸骨后疼痛,且疼痛逐渐沿支气管树向整个胸部蔓延,吸气时为甚;疼痛逐渐加剧,出现不可控制的咳嗽;休息时也伴有呼吸困难。在症状出现的早期阶段结束暴露,胸疼和咳嗽可在数小时内减轻。3 f& Y5 N+ p* k+ P7 U$ Q
  2 体征:肺部听诊,常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后期症状严重时,可以出现散在的湿罗音或支气管呼吸音。
  E0 w) V& A* k% j7 d  氧压越高,这些症状和体征的潜伏期越短。
8 p' {" U  O9 U- K  3 实验室检查:$ s' x+ Q3 T% A% n/ Y; F2 o& o
  ⑴ X线检查:可发现肺纹理增粗,或肺部片状阴影。
: k% R% r! m. L' E- g. q  ⑵ 肺活量测定:肺活量减少是肺型氧中毒最灵敏的指标。+ e. m5 I9 b1 R) O
  惊厥型氧中毒, i1 g9 Z( q% L5 g. v; W
  惊厥型氧中毒的表现,大体上可分为连续的四个阶段:
! G( l, C) L! }6 f, V8 U* k+ U  ⑴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与吸入气中的氧压呈负相关,但并不呈线性。氧压增高,潜伏期缩短。
% L5 a/ a3 p. l- Y( s  ⑵ 前驱期:表现包括:① 面部肌肉抽搐,最常见,主要为面肌及口唇颤动;②植物神经症状:有出汗、流涎、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和面色苍白等;③感觉异常:可有视野缩小、幻视、幻听、幻嗅、口腔异味和肢端发麻等;④情绪异常:烦躁、忧虑或欣快等;⑤ 前驱期末期可出现极度疲劳和呼吸困难,少数情况下可能有虚脱发生。4 d; W5 Z- B* F9 Q8 T4 z. G5 @
  及时发现前驱症状并立即采取措施,脱离高压氧环境,对于预防氧惊厥的发生非常重要。
! l8 \, a1 o# d5 {' X3 b& q, b9 R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患者往往只出现一项或几项前驱期症状,有时甚至无明显前驱症状直接出现惊厥。
! L+ h$ ]; D" [, c  ⑶ 惊厥期:前驱期后,很快出现惊厥。①癫痫大发作样全身强直或阵发性痉挛,每次持续2 min左右;②在人,发作前有时会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神志丧失,有时伴有大小便失禁;③脑电图变化:出现于惊厥发生前,电压升高和频率加快,出现棘状波和梭状波(spindle-like waves)。
9 {  J2 X, m( ^! l  ⑷ 昏迷期:如果在发生惊厥后仍处于高氧环境,即进入昏迷期。实验动物表现为昏迷不醒,偶尔局部有轻微抽搐,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再继续下去则呼吸微弱直至停止。人员在惊厥过后即使及时脱离高压氧环境,也有一段时间意识模糊或精神和行为障碍,一般在1~2h后即可恢复,少数可熟睡数小时。不留明显后遗症。8 Y" |- x7 e' q$ c& y
  发病机理5 ?+ }! X0 q/ j) ~7 P) g( X, ^
  目前仍未完全明了。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R  @5 n8 a1 Z4 T: U# `; u* \
  ⑴ 高压氧对组织、器官的直接毒性作用 当我们找不更具体确切的损伤机理时,就暂时考虑是氧的直接毒性作用。
! q& u8 @( A, ?, z  ⑵ 生物膜受损 在高压氧条件下,肺泡壁的分泌细胞(Ⅱ型细胞)内板层小体的膜受损,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及功能均下降,造成肺表面张力增加,导致肺不张。7 P' S7 \7 I; \2 i8 {
  ⑶ 有关酶受抑制 高压氧下许多酶的活性受抑制如谷氨酸脱羧酶和 Na+-K+-ATP酶。
6 g( S, b* D) F& _8 s4 t/ T  ⑷ 氧自由基的作用 氧自由基是一类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活性的含氧基团。正常时,机体内产生的氧自由基主要由体内的抗氧化系统清除。机体暴露于高压氧下,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且大大超过机体抗氧化系统清除的能力。氧自由基主要造成以下两方面的损伤:1.生物膜脂质过氧化;2.破坏蛋白质的多肽链:酶都是蛋白质,其活性受影响。自由基学说能在分子水平上解释氧中毒的许多现象。
# I) w4 f6 R% C2 v/ \  ⑸ 神经-体液因素
; n$ Z: x9 H) a: d  ⑹ 脑内的某些肽类物质的作用 如b内啡肽和精氨酸加压素。
& ~$ A8 Z% f6 L4 J# r) M  发病原因
" i$ M/ y0 y+ b0 o  简单地说,发病原因就是吸入了过多的氧,而高压氧暴露的压力和时程是引起氧中毒的两个主要因素。2 f$ O4 S* G6 F8 m3 b7 J, [
  1 潜水中呼吸高分压氧
4 e3 A# x6 T( d, X3 F  ⑴ 使用氧气轻潜水装具潜水时,超过规定深度;
' p  F% I; P9 ?" W3 B  ⑵ 使用空气通风式潜水装具潜水时,在水下停留时间过长;
1 L' q" f) q3 k. _  ⑶ 用氦氧装具进行较大深度潜水时,如果没有按规定配制相应氧浓度的混合气,或误将较浅处吸用的气体在深处使用。2 G: t7 `. F  O  L" r6 n
  2 加压舱内呼吸高压氧
( x; S# F& M% m# `  超过规定的压力-时间限制。1 l4 D, |& W7 I& p5 a8 Q
  影响因素
+ x7 o0 n0 V! v; N  ⑴ 个体差异与个体日差异:不同的个体对高浓度氧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即使同一个体,其对氧的耐受力在不同状态下有很大波动。
, \! a$ U/ P7 [- k! ~3 C  p  ⑵ CO2 :增加吸入气中CO2浓度促进氧惊厥。
" {0 P/ x$ o4 }$ i$ H" A3 r( d( L  ⑶ 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加大促使氧中毒的发生。
/ r3 C* O/ _( O4 w% c  ⑷ 温度:高温可降低机体对高压氧的耐受性。低温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耐受性,但若太低引起肌肉颤抖,消耗的能量增多,则耐受性也将降低。* C0 M1 E# f5 k. s0 Q
  ⑸ 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等都能降低机体对高压氧的耐受性。0 }8 R, P  d* U" r
  潜水时发生氧中毒的救治
+ N) z  s/ a8 w% J. ?" U0 M  ⑴ 迅速离开高气压环境:出现前驱症状时立即上升出水,已惊厥时则应及时派潜水员下水救护,但要控制好上升速度(< 10 m/min),以防止肺气压伤。
1 G, |" Y# W/ U! e% c2 F* D  ⑵ 出水后救治:卸除装具,平卧休息,保持安静,注意保暖,继续观察,防突发惊厥。3 Q' U% U7 H1 \( U& V! [
  ⑶ 抗惊厥治疗:对出现惊厥者用药,应选择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可用4%水合氯醛50ml灌肠,2 h后皮下注射吗啡,可反复应用,每天不超过4次。也可肌肉或静脉注射0.2~0.3 g异戊巴比妥。因氧惊厥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肺脏损伤,禁用吸入性麻醉药。
6 P6 G0 M( g+ V; }9 J  加压舱内发生氧中毒的救治
& O  `) _: A0 s# m5 T# G  ⑴ 在通过面罩吸氧的舱内,迅速摘除面罩,呼吸舱内压缩空气,并按空气常规减压。
/ [. j7 G) \: I+ f* S  ⑵ 在纯氧舱内,先用压缩空气进行通风,降低舱内氧分压,然后逐渐减压出舱。5 O7 z# d3 O% j' M1 e
  ⑶ 出现惊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i2 M  t2 N  m# y
  ① 防止跌倒摔伤或舌被咬破,必要时可适当使用止痉剂。
+ o) z: l/ E, u, ?) L6 a( ?  ② 应注意患者呼吸状况,惊厥时容易发生喉头痉挛而屏气,此时不能减压,以防声门关闭造成肺气压伤。只有待节律性呼吸恢复,呼吸道通畅后,才可按规定减压。3 o8 v! L1 h3 o3 A
  ③ 离开高压氧环境,仍有惊厥者,进行抗惊厥治疗。. _  T$ \, n: A0 ^1 r; O
  对肺型氧中毒,轻者,回到正常环境后数小时即可恢复;重者,作肺部透视监测,数日可恢复。
# F5 ^: N- O9 J; V1 G7 r& w  两型氧中毒都有肺部损伤,应常规使用抗菌素治疗。0 v* O" ~# D: `% z8 b
  预防
1 Y% P7 |& B: {' K9 I  氧中毒是能够很好预防的,一方面要加强平时对有关人员的教育,使其对氧中毒的症状,尤其是前驱症状有所了解和警惕,另一方面在用氧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则。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Y/ S2 ?* m/ Z1 d
  ⑴ 氧敏感试验(oxygen susceptibility test)6 e+ O) z% }1 I/ V
  让受试者在280 kPa下吸纯氧30 min,如出现惊厥前驱症状,则氧敏感试验阳性,不能选做潜水员或潜艇舰员。9 d+ D1 p# g$ b  L- J9 Z
  ⑵ 严格控制吸氧的压强-时程(pressure-duration limitation)。
4 l6 e  |0 n# v3 B# {  ⑶ 间歇吸氧(intermittent oxygen exposure)
5 f) j$ S9 X' S5 l  即将吸氧分阶段进行,在两次吸氧之间吸空气5~10 min。事实证明,较短的间歇时间能够预防较长吸氧时间内可能引致的氧中毒,从而可以延长吸氧的总时程,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氧的目的。
- {/ G6 M  @! K# J1 M+ u7 v  ⑷ 控制发病因素
1 Y/ u- S4 g5 E2 J0 i0 s  ① 保证供氧装置处于良好状态,严格操作规程;0 v$ T% _9 a' w4 L- Z0 v
  ② 了解潜水员或患者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和精神状态;% N# c% Q8 F: y9 _6 j* a8 j
  ③ 吸氧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活动;
. F* l6 S# L( G% B* N/ r  ④ 吸氧期间,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以便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空分币 +10 收起 理由
李杰春 + 10 发帖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全部回复(4)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啦!
2013-9-12 10:16:56
回复 0
{:soso_e179:}很好的安全学习资料。
2013-9-13 06:30:00
回复 0
好資料。學習。
2013-9-14 10:37:58
回复 0
{:soso_e147:}
2013-9-19 15:44:33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空分之家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5 Discuz! X3.5    鲁ICP备100168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