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最美空分摄影大赛进行中!微信搜索“空分之家”晒出最美的空分瞬间!
  • 0

新空分技术讨论

铜牛 发表于 2011-4-22 02: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338 11

马上注册,学习空分知识,结交更多空分大神!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空分之家

x
由于空分投资和操作费用在整个气化工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概25%左右 (估计)。最近看见一个正在中试的新技术,叫CAR (Ceramic Auto-thermal Recovery)。美国能源部、BOC公司、怀俄民大学研究院一起参与这个技术,采用热吸附和变压吸附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纯度达到95%以上。投资比传统的深冷分离要降低50% (他们说的)。但是,照样需要加压来满足气化要求。个人认为在以后的几年中会是一个不错的技术。不知有没有朋友了解,可以多多讨论。
全部回复(11)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还在中试的技术,估计也就只有一个简介吧,听起来不错,不过要引进过来怕要等很多年啊
2011-4-22 04:06:00
回复 0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应该是真的,空分技术的发展就是向一些组合技术发展例如:深冷分离和膜分离相结合的偶合流程,能耗要比传统的深冷分离的空分装置要低的多!也有膜分离和变压吸附相结合的偶合流程,这毕竟是空分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
2011-4-22 05:24:10
回复 0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难说,如果是那样简单的分离,为什么推广这样难啊?另外,他的吸附材料的寿命、价格如何都是未知数。更何况,深冷法现在还是(大型)空气分离的首选。这段时间在本论坛上有好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只是还没有见到用于大型的炼钢、煤液化工程之中,从这一点看,这项技术还是未知数。忽悠的因素较大。(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2011-4-22 06:42:20
回复 0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传统的吸附剂用的是分子筛,简写为VPSA. 他们这个吸附剂用的是陶瓷材料,有非常好的选择性。只是操作温度比较高,600-800度,因为是化学吸附。但是,根据他们的中试结果,利用吸附放出的热,通过热集成可以达到资热平衡 (我有点怀疑)。开车的时候要用天然气烘床。解吸的时候可以用低压蒸气或者其他的尾气,这样就可以减少或浓缩产生的CO2。对减少环保罚款倒是有一定帮助。我正在关注这个技术,有什么进展情况会及时告诉大家的。不过楼上的朋友说的对,现在大型成熟的空分技术还是用深冷分离。但与其他技术的耦合来减少投资应该是接下来的工作。
2011-4-22 08:00:30
回复 0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变压吸附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早就有了,比如工厂的小型制氮机,空分的提氩。但是规模化是个问题。
2011-4-22 09:18:40
回复 0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像大型空分这种项目,受很多方面的影响,一种新技术的开发成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2011-4-22 10:36:50
回复 0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楼主能否分享下相关的初步介绍或者网站?个人觉得空分新流程的产生一定是在某关键设备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之前的几次流程更新也是这样。我能了解到的新技术例如液空linde都是如何降低能耗方面的,例如降低主冷温差,或者膨胀机背压,从而达到最终降低空压机排压的目的,尽限于1%这样的数量级。如果新单元结构或者新工艺出现,会根本上改变流程组织,可能不是我们这样做设计做运行的人能够想象的。
2011-4-22 11:55:00
回复 0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BOC process gas solutions 和western research institute 他们在做中试试验。可以通过GOOGLE收到。
2011-4-22 13:13:10
回复 0

RE:新空分技术讨论

空分的新工艺、新技术跟其他行业一样也是层出不穷,但最终只是那些经得起时间与实践检验的才留存下来。未来,使用气体的客户也在自己细分,寻找最适合自己并且成本最低的方式、方法。这样的话就为技术提供了土壤。我们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单单把持一种技术是不行的,必须把思维发散开来,才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2011-4-22 14:31:20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空分之家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5 Discuz! X3.5    鲁ICP备100168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