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学习空分知识,结交更多空分大神!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空分之家
x
本帖最后由 wk99114 于 2013-7-5 16:03 编辑
2 g3 g. W' r5 ?! f: X) ~# u
$ U9 @5 x0 [, V3 b4 D; j 该技术已形成两个分支,一是O形环法,二是液袋式液压胀接技术(Bladdertech-nique)。O形环法在芯轴两端各设置一O形环以密封胀管介质,胀接压力直接通过心轴的中心孔施加到换热管的内表面,使换热管发生塑性变形而与管板连接在一起。Krips等人开发的属于O形环法。5 x+ c# F( C( t2 g6 k2 ~2 ?. j! |, F
* v9 E1 A" q# H9 z) [ 由于我国换热管的尺寸精度较差,有时直径偏差达015mm、壁厚偏差可达10,国外的O形环胀接技术无法对国产换热管进行胀接,进口国外高精度换热管又会增加设备成本,因而限制了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例产生泄漏,受到了使用厂家的欢迎。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工作原理心轴的中心孔进入液袋,通过液袋对换热管内表面施加均匀的胀接压力,使换热管胀接于管板中。
_* Y6 X( h$ l( q
5 [# X3 p3 q3 P( r: l* J/ R 接头的拉脱力和密封性能。液压胀接接头的密封性能以及拉脱强度与管板孔的加工粗糙度直接相关,粗糙的孔有较大的拉脱强度,但其密封性能较差,反之亦然。一般说来,接头的拉脱强度较易满足,而密封性能则较难,若接头满足密封性能,则其拉脱性能一般也满足。管板孔内开环形槽对于提高接头的拉脱力和密封性能都有利,为了更加经济有效地应用液袋式液压胀接技术,管板孔加工需注意以下三点。
) _ t, z2 F( C* M" `8 g/ R1 z, m7 W) w; K5 m0 L y
(1)管板孔的粗糙度液压胀接是一种柔性胀接技术,压力均匀地作用于管子内壁,管子的变形在几秒钟内完成。由于管子没有受到反复碾压,这种胀接过程难以达到对管子与管板之间粗糙表面的/填平0效果。为保证胀接质量,管板孔的加工粗糙度应控制在Ra613Lm以内。实践表明,采用先钻后扩工艺可以达到这一要求。第一次钻削可以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第二次扩孔的钻速应稍高些,但进给量应适当减小,其扩孔余量为0181mm较为合适。5 |1 G! C9 F% b+ ?* A
! ~' o* E A( f ]. Q
(2)管板孔中开适当宽度的槽为胀接后管子在槽中的变形示意图。实践表明,管板孔中开了数道适当宽度的环形槽后,不但可以增加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还可以提高其密封性能[9].这是因为换热管在胀接压力作用下,向槽内弯曲,在槽的边缘A、B处,换热管与管板产生两个环形接触带,这种环带具有很高接触压强,类似于液压阀门中阀心与阀座之间的接触环带。胀接结构的密封性能与拉脱强度都与该环带的接触压力有关。这种环形槽截面为矩形,深度015mm即可。其开槽结构如所示4 P! I" O% o3 n1 k8 R6 v
2 H$ \% c g/ p0 d% [8 t8 g% ?
结论(1)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液压胀接的潜力和优势,在同样的密封压力要求下,可通过开较大宽度环形槽的方法来降低胀接压力,降低胀接成本。
# N, e1 w# q* ~# w5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