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最美空分摄影大赛》作品投递报名进行中! 报名联系:19163437601 (微信同号)
  • 1

[空分工艺] 外行学空分(227)一一回流比和最小回流比的定义和计算

 
尤总折腾空分十几年了,到现在没有得到任何一位空分中人的认同,大家都只知道有位空分民科!民科害人害己,难道尤总不知?
2023-6-26 09:21:30
回复 0
尤总把民科专利弄到法液空去,只会让老外更加看不起中国人,帮尤总联系法液空的清华同学,事后也不再搭理尤总了,想来也是恼火,感觉是吃苍蝇了。
2023-6-26 09:36:15
回复 0
  先生见了外国人就自动矮了半截!先王不知道情况不要乱发议论。既然说到法液空我就多说几句,一,是厦大的论证报告发表后,法液空的中国区专利代表主动约见我的,而不是我找了他们!二是我礼节性向他提交了厦大论证报告(其实他们早就有了),法液空中国区专利代表(他明确表示他是代表法液空最高层)开口就说所有的空分技术均出自法液空,我毫不客气地怼道,如果是这样。你今天约见我的目的是什么?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他话锋一转,法液空将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估。我追问评估需要多长时间?他的回答,技术评估一个月时间就够了,商业和法律评估时间无法估计。一个月后,他回复我技术评估己经完成!正在进行商业法评估!后来我知道法液空召开了全球视频会议专题讨论此事。非正式给我一个回复,主要内容如下,一,对于新单塔专利流程的技术问题不予评论。二,该专利己经无法申请国际专利,法液空即使取得该专利,也无法实现垄断!三法液空决定中止双方合作的探讨。
2023-6-27 08:11:48 来自手机
回复 0
至于精馏计算,我明天再回复。你只问先王一个问题,下塔最小回流液气比是多少?还是根本就不存在最小回流液气比,或者每块理论塔板有一个最小回流液气比?
2023-6-27 08:14:29 来自手机
回复 0
尤总时间宝贵?悠哉游哉玩民科十几年的人还时间宝贵?下塔最小回流比就是塔底达到气液平衡时,比如塔底与空气平衡液相中的氧含量41%时,近似认为塔顶氧含量为0的话,那么下塔最小回流比(液气比)就是0.2095/0.41=0.511。
; F% H  V' a) {) P8 B& Z5 m8 w' [1 i, V2 d
精馏过程的操作线方程说白了也就是物料组分平衡,进入某区域的每个组分的数量都与离开这个区域的组分数量相同。以下塔为例,近似认为塔顶氧含量是0时,同一层气相中氧含量/液相中氧含量=液量/气量,这个下塔每一层液量/气量都不相同,因而同一层气相中氧含量/液相中氧含量也都不相同,但都可以计算出来。如果塔顶氧含量不为0,同一层气液相流量氧含量也符合平衡方程,也需要用到回流比(回流液/塔顶产量)或液气比(同一层液量/气量)4 A( x0 e! o2 Y4 b
6 _# C) G& R( W! M6 b
你说下塔回流比是塔顶液量/塔底气量,这个是0.62左右,这个是什么?怎么用到精馏计算中去?你不会计算,更没有计算软件,给你软件也没用。我在1999年的时候,也没有空分软件,但我还是用气液平衡关联式的方法做了一些空分三元精馏计算的工作,并得到了一些结论,有当时发表的文章为证。你现在会不会二元精馏计算?会计算就能理解回流比或液气比概念,我认为你并没有理解这个概念,所以断定你不会精馏二元计算。我们同一年参加高考的,你考上中科大,我没考上大学,我承认你语文比我好,写文章水平比我高,但数学,特别是数学应用能力,我并不认为你比我强。
2023-6-27 08:43:11
回复 0
  下塔的回流液不是下塔顶部回流的液氮摩尔数量而是下塔底部的富氧液空数量?先生想清楚了没有?是下塔顶部回流液氮的数量决定了富氧液空的数量。还是相反,那个是因,那个是果?在下塔压力下,一标准立方体空气,需要最小液氮回流量是0.52标准立方厘米!但液氮回流量是可以调整的,可以小于0.61标准立方米,这个时候下塔底部富氧液空中的氧含量还是42%,按照先生回流液气比是富氧液空摩托车数量和进入下塔空气摩尔数量之比还是0.5!这对吗?想清楚再发表高见,不要东拉西扯!
2023-6-28 05:35:26 来自手机
回复 0
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3-6-28 18:28 编辑
. [: `# y- _: [0 K7 P$ s  R. a! ]+ \( ^- p9 R# U& v2 N( Q5 `2 U
理解的途径不同,你是从字面上理解,我是从计算中理解。
0 L! N  d8 _& u! N
$ Q" G6 Y) Z5 G3 K: r1 j精馏计算需要交替使用操作线方程和气液平衡方程,操作线方程中有回流比或液气比,气液平衡方程中有相对挥发度或平衡常数。
$ h8 X- `* C5 N& n, h8 A8 p. Z# K# J7 w6 w
回流比R时,塔顶取出量1,塔内回流量R,那么与此回流量R同一层气相流量就是R+1,而液气比就是R/(R+1),显然,操作线方程中用R或R/(R+1)都行,两者一一对应。操作线方程中表示的是同一层上升气量与下降液量之间的关系。
7 R: P; k# B- V5 p, `, E" X' I& G* F  k! b
气液平衡方程中的平衡常数K与相对挥发度α也是一一对应的,用两者之中任何一个都能计算。气液平衡方程表示的是这一层的气相与下一层液相之间的关系。
$ e" B9 M7 W' @: ?6 K5 q* X9 t2 F3 C% R9 E- J
例如,已知进下塔空气量和塔底回流比或液气比等,
4 P% g, ?' r& q3 q8 X# I7 K1、用操作线方程,得到塔底液相浓度;6 f0 G$ m$ B* x
2、用平衡线方程,得到第一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气相浓度;5 |& x6 i2 g% g: |8 e( ?+ s
3、用热量平衡方程,得到第一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气相及液相流量;  z+ B' V0 a7 l
4、用操作线方程,得到第一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液相浓度;
9 f0 F0 ~5 {( c2 Z! V% T% n. e! G5、用平衡线方程,得到第二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气相浓度;
& _) _% C# h8 V+ I* W4 d# J: z6 _6、用热量平衡方程,得到第二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气相及液相流量;
3 e) k5 Q* z* L+ o( ?7、用操作线方程,得到第二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液相浓度;
% n2 f8 s. r  g' G( |- Z. _. v+ u…………2 m" I" L: b5 J6 h0 |
+ a- E) ]2 n# n# N
以上34实际上同时,67也是同时。回流比表示的是回流液量与塔顶取出量之间的关系,而液气比表示的是同一层气液量之间的关系,同一层气量-液量=塔顶取出量,用回流比R或液气比L/V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有时也将液气比称作回流比,知道含义就行。2 D+ ^9 F$ W& y
) D& g1 T4 v( [" ]! F
尤总可以说是一点都不会空分,尤总的精馏知识也是捉襟见肘。清华和中科大都是中国的顶级大学,一个清华的,把中科大的民科专利弄到法液空去,这是不是丢清华中科大丢中国人的脸?丢不丢清华中科大的脸我不关心,但丢中国人的脸使我不爽!
2023-6-28 08:47:53
回复 0
对于回流液气比这样一个精馏计算最基础的定义,先生错了就是错了,爽快承认有这么难吧?!无论你怎么东拉西扯也改变不了,先生对精馏段回流液化比概念的理解有错误!在先生恨中除了先生之外(也许还有什么法液空)对其它人都是民科或者一点都不懂,先生未免太托大了!
2023-6-30 06:18:01 来自手机
回复 0
  民科的帽子先生自已戴上正合适!先生不是说过吗,周远院士啥也不懂,李化治的(制氧技术)只是一本资料汇编,已经落后了五十年!还有什么物理火用,临界效率,这不是民科是什么?
2023-6-30 06:23:52 来自手机
回复 0
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3-6-30 10:44 编辑
/ X- h! n. S- o9 c$ \9 h
0 I% D# W. _/ G# H. [物理火用的概念不是我发明的,请看以下截图,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朱明善的《能量系统的火用分析》
9 w0 w  {+ u7 l3 N% A0 Y8 z" ^6 `9 k  V0 ?5 u+ R
我说过周远院士不了解空分,没说过周院士“啥也不懂”,再厉害的人也不能掌握世界上的全部知识。我说过氧气液化单耗1.3kWh/Nm3落后50年,因为50年前国内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目前已经达到0.5kWh/Nm3左右了,没说整本书都落后50年。- [  T; f' t9 r. I

4 t% f1 R: D- N, {, @没有人什么都懂,比如我本人,基本上不懂合成氨,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丢人的事。丢人的是不懂还装懂,这叫装什么来着?明明一点都不懂空分,还装得比谁都懂,整天不厌其烦地说教。
物理火用.jpg
2023-6-30 08:16:21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空分之家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5 Discuz! X3.5    鲁ICP备100168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