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3-6-28 18:28 编辑 1 `- q e$ l2 V) X1 Y# G. T
, B+ y- i' U I: q; n
理解的途径不同,你是从字面上理解,我是从计算中理解。
6 w, z' P- @: y: i) s! I0 @8 x+ L$ `0 m: ~; \2 G8 H+ j
精馏计算需要交替使用操作线方程和气液平衡方程,操作线方程中有回流比或液气比,气液平衡方程中有相对挥发度或平衡常数。
2 s( ^1 q [8 z& B7 Q, W: v+ O2 S2 ]8 W9 E
回流比R时,塔顶取出量1,塔内回流量R,那么与此回流量R同一层气相流量就是R+1,而液气比就是R/(R+1),显然,操作线方程中用R或R/(R+1)都行,两者一一对应。操作线方程中表示的是同一层上升气量与下降液量之间的关系。# k* ]* a- @( e6 M. J: X) i
# | \, m1 {$ i1 R3 z8 l1 c- o气液平衡方程中的平衡常数K与相对挥发度α也是一一对应的,用两者之中任何一个都能计算。气液平衡方程表示的是这一层的气相与下一层液相之间的关系。
+ [& Z7 H$ g9 }6 Y& g" l+ d! l4 K, O9 T
例如,已知进下塔空气量和塔底回流比或液气比等,
. \) R" I }# b) Q. ]5 ]1、用操作线方程,得到塔底液相浓度;# k/ m5 p7 ~+ K( k
2、用平衡线方程,得到第一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气相浓度; F8 f' r# \5 W4 }' V
3、用热量平衡方程,得到第一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气相及液相流量;' L/ c, ]8 \7 \; e. M/ t# s+ E( \
4、用操作线方程,得到第一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液相浓度;1 ?: Z" C1 E0 e0 d' N1 o) Z" a* M
5、用平衡线方程,得到第二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气相浓度;; {* A B' u$ ~1 g* e* ?3 Z; q
6、用热量平衡方程,得到第二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气相及液相流量;
: r6 L2 G: J: Q; ~% }; D7、用操作线方程,得到第二块理论塔板之上的液相浓度;( @: I+ A# a5 `% T# z, {+ }
…………
9 w' r1 G' e+ {, f2 [9 w6 c* A, t) Z& ^
以上34实际上同时,67也是同时。回流比表示的是回流液量与塔顶取出量之间的关系,而液气比表示的是同一层气液量之间的关系,同一层气量-液量=塔顶取出量,用回流比R或液气比L/V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有时也将液气比称作回流比,知道含义就行。
9 ?8 |9 Q6 \3 q0 q. f1 _5 d+ A4 w, N; p8 l% `4 T/ ~
尤总可以说是一点都不会空分,尤总的精馏知识也是捉襟见肘。清华和中科大都是中国的顶级大学,一个清华的,把中科大的民科专利弄到法液空去,这是不是丢清华中科大丢中国人的脸?丢不丢清华中科大的脸我不关心,但丢中国人的脸使我不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