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1-12-3 12:03 编辑 - \ ]0 Q5 z, ?
3 E( k! T- k. b; q7 K& n
单耗回归的基本假定是“各种工况下的单耗基本相同”,厦大报告中,氧气液化单耗取1.3kWh/Nm3时,计算出的制氧单耗各工况千差万别,最高的工况5是最低的工况4的2.3倍。而氧气液化单耗取0.5时,最高的工况5是最低的工况4的1.2倍,显然要靠谱得多。6 [7 R9 ?) U; S* J9 K: V
+ V' z- N; L+ V& U5 u1 q/ u
按8种工况氧气液化单耗的回归结果0.465kWh/Nm3计,最高的工况5是最低的工况4的1.17倍,偏差更小。1 w, Q0 Z) F2 \1 i B: g; x- w
* L4 D5 Z& E/ Z/ F尤氏单塔氧气液化单耗较低,说明尤氏单塔也比较适合生产液体产品,这点与内压缩流程相同。另一个原因是所用压缩机和膨胀机效率很高,所以液化单耗低。* J$ c! l+ c. w, J
+ q6 u+ p# d$ ~5 N
厦大报告中,氮气低温增压的功耗明显更高,是大幅度升高,超过10%了,尤总竟然没看出来!
$ f a, Z/ Z% a) w
2 j# p( O! [0 l厦大报告中有提到“化学有效能”,见第18页。我以前提到空分中的“化学有效能”时,尤总竟然说空分中不存在化学反应,所以没有“化学有效能”!尤总向别人推介厦大报告,自己还没认真看。+ H* @* \: g& \. a; H
; o: ], @& k% d7 v2 r& ^5 a2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