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有进步了!先生不再坚持气氧实际液化功为0.5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气氧实际液化效率50%的观点。但是先生还是力图证明气氧实际液化效率是可以达到50%!其实深冷气体极限液化效率就是50%左右,我与先生在这一点上并无分岐!我们真正的分岐在于厦大论证报告中的气氧液化单耗扣除值应该是多少?原厦大论证报告中的气氧液化单耗扣除值为1.3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先生指出后我部分接受了先生的意见,将气氧液化单耗扣除值调整为1.0Kwh每准立方米液氧!至于为什么在厦大论证报告设定的设备性能参数及工程条件下,气氧液化单耗扣除值采用1.0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我在帖子里已经做了详细说明,请先生认真看一下再发表意见。; [3 D& I7 m! R0 J- ^7 R0 |
感谢先生推逆全液体空分装置的案例。先生认为该全液体空分深冷气体液化效率是41%,所以我说先生进步了!但是先生依然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先生之所以认为该全液体空分液化效率是41%,是因为先生认为空气循环压缩机功耗就是液化功耗的全部!毫无疑问空气循环压缩机功耗是液化功耗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液化功耗起码还包括液体产品数量对应的原料空气压缩机的功耗,其数量是4540X1.16二5300!这部分空气的压缩功耗是属于液化功耗!把这部分功耗加上后该全液体空分的气体液化效率就不是41%而是33%!' C0 }1 C# ~% c9 J. S& [6 m
厦大论证报告中的设定的设备性能参数是绝热效率85%,计算出的功耗是轴功率,这个在厦大论证报告中有详细的说明。先生所说的厦大论证报告空压机等温效率75%,膨胀机绝热效率87%从何而来?请先生说明。厦大论证报告中的设备性能参数及工程条件应该是中允而不是先进的,这一点我已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先生又再次提出这个问题。, I6 m9 G7 q3 S9 l5 \% W
下面我把先生推送的全液体空分简单分析如下供先生参考!, ]9 K; Q4 W' j8 x8 T, q# F# l
一,如果该全液体空分中的功耗数据是轴功辛而不是电机功率,那么该全液体空分的设备性能参数和厦大论证报告是基本上一致的!如果该全液体空分中的功耗数据是电机功率则该全液体空分的设备性能参数比厦大论证报告先进得多!请先生思考一下!
8 [ J" P/ n( d( Z$ t T 该全液体空分液氧产量3000立方米,液氮1300立方米,液氩100立方米,液氮液氩液化单耗按液氧1.1倍计算,折液氧4540立方米。如果气氮不分摊能耗,气氩按2倍气氧计算,折气氧3200立方米。/ H" C" x7 x, O6 U0 u1 P
如果气氧液化单耗按0.5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则气氧单耗指标是0.7Kwh每标准立方米气氧!如果气氧液化单耗按0.61Kwh每标准立方米液氧计算(液化效率41%),计算出的气氧单耗指标是0.51Kwh每标准立方米气氧。如果以此计算出的气氧单耗指标,代入厦大论证报告中计算出的气氧液化单耗都是负数!先生以厦大论证报告中的气氧液化单耗计算出的该全液体空分气氧单耗指标是负数,道理是不是一样的,是不是数字游戏信口开河!
8 g1 ?6 b%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