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最美空分摄影大赛进行中!微信搜索“空分之家”晒出最美的空分瞬间!
  • 0

[空分工艺] 外行学空分(164)一一观点质疑和回复(四)

  我接受先生的解释,毫无疑问冷量火用效率是先生创设的新概念。我很钦佩先生的创造精神。我们讨论深冷压缩的出发点是热泵压缩,我的观点很明确,深冷压缩是热泵压缩的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案,应在与复热常温压缩进行比较之后加以选择。先生认为在深冷空分中深冷压缩很少见,先生的理由是深冷压缩的冷量火用效率(先生原来把他称之为有效能效率)比绝热效率低得多,甚至于会出现负效率的情况,先生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在讨论过程中先生又计算了液体深冷加压的情况,同样会出现负有效能效率的情况,和深冷压缩不一样,深冷液体加压是非常常见的,这其实已经说明是否采用深冷压缩和深冷液体加压和先生所讲的有效能效率或者冷量火用效率并无关系,如果先生同意我的以上观点,则我们的分岐已经消除,至于冷量火用效率我们可以再讨论。
2021-6-15 07:18:15 来自手机
回复 0
冷量火用效率是说膨胀机,不是深冷压缩,深冷压缩是一个冷量火用转换为压力火用的过程,冷量火用肯定是减少的。膨胀机是压力火用转换为冷量火用,深冷压缩又是冷量火用转换为压力火用,每次转换都有一个效率,有损失,应减少这样翻来覆去的转换折腾。3 e5 O6 `. D+ g" T2 J# E0 h5 w

. v) e. S9 G, G( A: ~4 w深冷液体加压常见,不表明深冷气体压缩也合理,以上面液氧泵参数为例,流量和机前机后压力等都相同,如果是深冷气体压缩,功率是液体加压的20多倍
2021-6-15 08:53:14
回复 0
先生太会绕了!深冷液体加压是常见的,当然证明深冷液体加压是合理有利的,这一点先生无法否认!至于先生的深冷液体加压有效能效率(是否正确有大问题)小于零,那是无关紧要的,事实胜于雄辩存在即是合理!深冷气体压缩不常见,但也有实际例子,已经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深冷压缩是合理有利的!至于什么情况下是合理有利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合理不有利的,可以讨论。也必须在具体场景下进行讨论,抽象地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 e5 W/ ?. U) p) T( n9 |# x    至于膨胀机先生认为是压力能向冷能转换,这是不全面的!膨胀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膨胀做功,制冷只是在环境温度以下膨胀做功的附带结果。膨胀是压缩的逆过程,如果膨胀是制冷那么压缩就是制冷,先生是不会同意的。: B" m* k3 t" h! l7 `4 {, v
   另外我还是希望先生正面回答,过程的有效能效率是不是就是过程的等熵效率?压缩或膨胀过程的绝热效率是不是就是绝热压缩或膨胀过程的等熵效率?
2021-6-18 08:15:46 来自手机
回复 0
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1-6-18 11:11 编辑
/ N0 T; z  Y0 {1 i8 X  o$ V( f
0 _+ e: E) E+ a, F空分中膨胀机的主要作用是制冷,不是做功,不是所有膨胀机都用发电机或增压机制动,也有些膨胀机用风机或油制动。
' n7 q0 K1 k0 r$ [+ v/ m
% b4 w. T; A; v9 c, H: P有效能效率是不是等熵效率要看定义,定义相同当然就是,但如果将有效能效率定义为“有效能增量/输入有效能”,那就不是,而且有可能小于0。转换效率小于1时,转换中就有损失,虽然有输入功,但损失有可能大于输入功,低温液体加压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
; I+ T. \2 Y4 ^8 E
. ?. O( [  R" b' g1 @  O, K空分有特殊性,不是化工中的每一样东西拿到空分中都能立即适合的,空分中的“热泵”多是间接热泵。我还是那句话,想要改进,先要了解。
2021-6-18 09:08:02
回复 0
热力学第是普迨的理论,并没有深冷空分专和化工的分别,我从来没有说过深冷压缩前后有效能不可能出现减少的情况,我只是指出先生的有效能效率计算方法是错误的,绝热效率等熵效率就是深冷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效率!至于先生的有效能效率究竟如何定义如何计算有什么意义,那只能请先生自己说明。/ V# W5 `# l: N, c  w0 k  ?/ M0 W
   
2021-6-19 06:34:04 来自手机
回复 0
将有效能效率定义为“有效能增量/输入功”,是为了说明低温气体增压是一个低效率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不能这样做。
; e/ b1 P3 O5 x& f: d/ n% _( E, R& E* n
热电厂发电,整体来说主要是一个热量火用转换为电能的过程,热量火用先转化为压力火用,再推动发电机发电。流量和前后压力等一定时,机前温度越高,发电量越多,在此过程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都降低了,部分热量火用也转化为电能了。
) |' z& J) S5 Q! `2 M# r  Y& t" j5 X% ?. b% k9 D/ t% t2 f
对于空分中的低温气体压缩,流量和前后压力等一定时,机前温度越低,压缩功耗越小。初看是节能了,实际是部分冷量火用转化为压力火用了,空分中冷量火用的价值更大,这种转化是不合算的。
; r9 R, D7 l. U) ~0 X" L- H9 o8 s( V% Y
低温气体压缩就好比用电炉烧水变蒸汽,再用蒸汽发电,这样做肯定是低效率的,有效能被折腾得越来越少了。
. h* Z8 _% U* n6 S% Q
2021-6-20 12:05:03
回复 0
我完全正确理解了先生的意思。先生终于承认有效能增量/输入功的有效能效率是先生自已发明,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论涩深冷压缩的低效率不合理,请先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如果先生可以自行定义有效能效率以证明深冷压缩的低不合理,那么我是否也可以将有效能效率定义为压缩比/输入功以证明深冷压缩的高效率和合理性?这不是典型的循环论证是什么?热泵循环工质的压缩是采用深冷压缩还是复热常温压缩,关健参数只有三个,一是深冷压缩功耗,二消除深冷压缩造成的冷损所要增加的功耗,三复热常温压缩的功耗,前两者功耗之和大于复热常温压缩的功耗,则采用复热常温压缩是高效率合理有利的,反之则采用深冷压缩足高效率合理有利的!和先生自行定义的有效能效率毫不相干!我希望先生还是老实承认没有搞清楚有效能效率等熵效率绝热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绕来绕去有什么意思?
2021-6-21 07:39:04 来自手机
回复 0
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1-6-21 11:48 编辑
& f6 W& w  w8 L, e" I4 ?3 Y$ i# }$ w) o* I3 l2 `1 }3 M  v
理解不了,那只好不说了
2021-6-21 08:12:24
回复 0
  先生当然理解不了!因为先生从根上就错了!何谓有效能效率?其定义是对于不能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其需要的最小输入有效能和实际输入有效能的比值就是该过程的有效能效率!对于自热而然发生的过程,其实际输出的有效能和其可能输出的最大的有效能的比值就是该过程的有效能效率!具体到深冷空分来说,压力提高过程不能自然而然地发生,需要压缩!而绝热效率就是绝热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效率,等温效率就是等温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效率!气体膨胀过程是可以自然而然发生的,所以气体膨胀过程的有效能效率就是膨胀过程输出的有效能(输出功)和其可逆最大输出功的比值就是气体膨胀过程的有效能效率!对此以上的定义无论足压缩过程的绝热效率还是膨胀过程的绝热效率,都是绝热压缩过程和绝热膨胀过程的有效能效率!先生自行发明了深冷绝热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效率的定义,又从此出发进一步发明了所谓的临界效率的定义,何谓临界温度?是一种气体的一种理化特性!即在温度以上气体无论压缩到多高的压力,气体都不可能液化!而在临界温度下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最低压力就是临界压力!所谓的超临界就是气体温度压力都超过临界温度临界压力的状态!先生的所谓临界效率,效率是绝热效率,绝热效率不是理化物性,何来临界效率之说?绝热效率本身就深冷绝热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效率,如何以此出发求绝热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效率?这不是骑驴找驴是什么?骑驴找驴是找不到驴的,因为你要找的驴是心中的那只驴!请先生放下执念再思考一下!
2021-11-20 08:47:11 来自手机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空分之家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5 Discuz! X3.5    鲁ICP备100168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