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0-10-12 10:42 编辑
) M( z, B: L% a
. W1 y C4 P( i, J尤总说的“精馏塔内的传热温差”与平衡线操作线关系实际是一回事,一个是外观表象,一个是内在本质。你在提馏段中部输入热量,又在精馏段中部输出热量,部分热量的温降幅度小了,热量有效能的消耗相应减少。但你这样做的结果,塔内操作线由原来的2条变为4条了,操作线与平衡线更接近了,或者说两者之间距离更均衡了。平衡线的二阶导数小于0,精馏塔由下而上,平衡线的切线斜率是不断减小的。提馏段中部输入热量同时精馏段中部输出热量后,4条操作线的斜率分布与平衡线正好一致,即都是上部斜率小,越往下斜率越大,与平衡线斜率变化正好一致。
% Z: l. N( y' ~& p) u5 o1 J( n5 l, i- d, ^+ o
平衡线是弧线,操作线接近直线,两者不会重合,即使最小回流比,也只能在某个点无限接近或者说相交,两条线上其他点仍相距甚远。精馏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在两线交点处,分离功有效能转化率也不是100%(只有两线相切且阻力为0才是100%),而是与其他点没有明显区别。这里的“分离功有效能转化率”=分离功增量/物理火用减量,我前面说过,我看尤总的意思,似乎也有点接受这个精馏塔有效能效率了。按这个效率,筛板下塔有效能效率接近70%,可能不到一点,如果下塔有贫液空进入,或者采用阻力小的规整填料塔,有效能效率70%出头。* R& V( {* \- g% s
+ V& {6 f, X+ l8 A) N上塔有效能效率明显低于下塔,主要原因有三:上塔氩富集更多;氩-氧分离困难效率低;上塔压力低,虽利于精馏分离,但平衡线离操作线远,损失大。
& `7 Z# A: Q& J- D! x$ K
7 v P* k) r; W( k. N: K按精馏塔效率=分离功增量/物理火用减量,空分上下塔效率如尤总所说的40%左右有可能,下塔、主冷、上塔、粗氩冷凝器、粗氩塔等加权平均,如压缩机各段效率加权平均,不能再下塔效率乘以上塔效率了。- ^- T6 R/ J8 N2 l& v
4 A$ X* W7 r4 q8 l* g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