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0-9-28 07:53 编辑
' I Y1 ^; [3 F1 t0 ^; W! M5 Y: ~$ `" y" B" T) `, V T7 Z( ~# ^
你32000m3是将空气当作氮-氧二元组分的计算结果,实际空气是氮-氩-氧三元组分,32000m3空气冷凝只能生产纯度95%的氧气,或氧提取率大幅下降。生产低纯度氧气的能耗本来就是可以降低的,双塔流程也能生产低纯度氧气,而且单耗同样明显下降。但95%氧气只能跟95%的低纯度氧气比较能耗,不能跟99.6%以上的工业氧气比较能耗。. x# x% M5 r- n4 c% L8 V
) J% V& G* J( ?! X) m( b
氧气纯度一定,比如都是99.6%时,无论你的热泵介质用什么,上塔(或单塔)底主冷的热负荷是不能减少的,氧产量基本就与主冷热负荷成正比。你不要指望用氮气循环就能减少主冷热负荷,需要受到上塔(或单塔)下部氩-氧精馏回流比的限制。1 P- r: i9 ?7 _$ H5 ^4 f9 ?
6 y. Y( m2 ]' k# W: d+ I4 r根据上塔下部氩-氧精馏所需回流比可以计算出,进下塔空气量不能低于氧产量的4.2倍。这里氧产品纯度>=99.6%,内压缩流程主换热器产生的液空也视作进下塔空气。7 Z; X# J+ M' ^" m8 ^
( ^, e/ r( {/ N: x: d; c. O! u你的氮气循环单塔流程至少有3个问题:+ J6 V+ }9 x3 m, G, w9 l6 V
" N3 r3 R$ d( G
1、空气循环必不可少,你又加上氮气循环,这就重复了,重复即意味着效率低,能耗高,投资大;, P9 Q! N1 ~7 I8 y0 e
. x& y5 z# {6 H. Z+ ?7 x+ v2、空气压力下降后,分子筛吸附和再生困难,预冷系统和分子筛再生能耗增大,可用的纯氮气量大幅减少;
# _, n4 x6 K, r1 O8 H# u* K( g" {& V3 f3 Y
3、提氩困难。进上塔膨胀空气量影响氩提取率,进上塔空气越多,氩提取率越低,你全部空气都进上塔(单塔),这就很难提氩了,氩提取率太低又使氧提取率下降。
: ]. m$ S, V6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