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qh 于 2022-8-1 08:57 编辑 " s+ ~3 f8 D8 _9 Y/ _: n( }
" t5 I2 k7 Y/ U2 D我知道你的意思,都不考虑膨胀空气那一路的话,双塔流程中所有100空气都要压缩到下塔压力,提供给上塔的回流液氮是45,提供给上塔的回流富氧液空是55
' n- E& Q1 i5 v" F4 T- |+ z- R. g! o7 j* e- y. n
如果用氮气和富氧空气两个热泵,而且提供给上塔的回流液氮和富氧液空量都与以上相同,那么只有45的氮气需要压缩到下塔压力,而55的富氧空气只需要压缩到较低压力即可。所以你认为双热泵节能,是不是这个意思?
9 _9 l0 Q% P- E
$ J- i6 N" ^# w7 v但是下塔产生了分离功,当然下塔也要消耗冷能,同样都是给上塔(尤氏单塔)提供回流液氮45和回流富氧液空55,双塔流程中空气产生的冷能(包括提供给上塔和下塔的冷能)更多,当然压力也要更高,这有什么奇怪的?
% q: s0 b1 i4 b& m) T5 R
! c/ Z2 P) x; H$ X可以在相同回流比条件下比较双塔流程和尤氏单塔流程,双塔流程氮气量78(包括污氮气,都不考虑膨胀空气,也不考虑潜热差异),回流液氮量45,则回流比是45/78=0.577
' W2 P# E" w: H0 U5 v) @1 ]" L1 n3 }& t
% z1 r* s/ W, ^+ \7 i5 ?1 t! z尤氏单塔精馏段回流比要达到同样的0.577,设所需回流液氮量是x,则有x/(78+x)=0.577,解出x=106 T: u4 B2 c' p- H
5 S7 t7 i2 L' {+ R双塔流程中只要100空气压缩到下塔压力,而尤氏单塔需要106的氮气压缩到下塔压力,那个能耗大?! }1 ~" o/ m' m$ a; Z/ i
) O X3 i+ T' s( d
在厦大论证报告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出尤氏单塔不节能的结论,其他都不变,还是以二元空气计算,只要将双塔流程的下塔理论塔板数增加到正常的38块(厦大报告中只有12块),而双塔流程的上塔理论塔板数增加到与尤氏单塔相同的45块(厦大报告中是33块),则在保持产品纯度不变时,双塔流程的膨胀空气量可以增加到空气总量的30% (厦大报告中双塔流程膨胀空气量比例14%),而液氧产量增加到厦大报告中的3倍(冷损不变)。这样的话,无论你的液氧系数是1.3还是0.5,尤氏单塔能耗都要比双塔流程高。5 H% B: \% ?4 ?0 d+ D n8 z' B
) x8 |, e5 w- E: v1 Q4 |! c厦大报告是以打压双塔流程,而不是靠提升尤氏单塔性能来达到优势。能耗比较应以全部主要产品(氧气和液氧)的能耗都要比较,不能以扣除法比较个别产品,在厦大报告中,液氧产品的能耗比氧气更多了,液氧才是大头,怎么能扣除后仅比较氧气呢?更早液氧产品单耗3kWh/Nm3,能否用扣除法得出现在的氧气单耗是负数了?5 ^( `0 c2 M5 U5 t
9 r$ B( F& [3 X+ c0 r
尤总的65%和80%等都是张口就来,所谓无稽之谈也,没有任何依据。你增加氮气循环,原来空气的净化损失、换热损失等都没有减少,反而是要增加,你再增加氮气循环损失,总损失怎么可能还减少?
3 u6 \8 Q+ m T2 X, C4 l8 H, K! c) F# |* R
曾考虑过空分流程问题的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尤氏单塔行不通,我相信法液空杭氧川空开空的流程专家和西安交大权威教授等都有这个能力;未曾考虑过但会流程计算的,也能通过计算得出尤氏单塔不成立的结论。尤总只是要努力证明自己是民科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