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化作用:钢中的碳(通常含0.08%)与铬结合,在热处理过程中或在焊接过程中在晶界析出。形成的碳化物使晶界出现贫铬,并在晶界形成抗腐蚀薄膜同时发生局部的晶界腐蚀,降低了材料的耐应力腐蚀性。 在制造过程中避免敏化环境,需在钢做最终热处理时进行快速冷却,防止碳化铬质点的沉淀。在焊接过程中,薄断面的不锈钢通常冷却速度相当快,足以得到阻止碳化铬质点沉淀的相同效果,在厚断面的不锈钢焊接中,通过使用低碳不锈钢如304L或316L也可避免敏化问题。换言之,可以把稳定化的不锈钢如321或347纳入规范。虽然这样做几乎没有必要,稳定化的不锈钢中不是含钛就是含铌,这些稳定化元素在加热过程中与碳结合,从而阻止了碳与铬元素的化合。 ( A& j. {5 t- U! }$ a y* Y
氯离子含量高会对管道产生腐蚀,由于氯离子在水中的常见阴离子中具有最小的体积,因而更容易穿透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膜,与金属直接接触加速电化学腐蚀反应。电化学腐蚀是铁-碳形成原电池,通过导电液体(含阴、阳离子的水)产生电化学反应,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不一定是酸性才腐蚀,这种问题我以前碰到过——氯离子的应力腐蚀开裂,一般不锈钢对Cl离子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