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学习空分知识,结交更多空分大神!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空分之家
x
8 H" c+ m) t& q4 Z7 S z
0 y5 w* F% o; Y0 L% @
一、培训的目标
5 _& I3 M6 l& Y+ D7 o; F众所周知,驾驶就是操纵车辆沿着驾驶员选择的路线安全有效地行驶。学会如何操纵车辆固然十分重要,但仅会操纵车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车辆操作工的水平。我们的目标远非如此,公司期望盈德气体的驾驶员成为真正的职业驾驶员。
. N% X: `. x! o. @" m 职业驾驶员具有将车辆安全、有效地从一个地方驾驶至另一个地方的能力。所谓安全,即是驾驶员在整个形式途中未损失任何物体,应避免和消除各种险情和危害。所谓有效,指驾驶员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来完成一个驾驶过程。可见,一个职业驾驶员不仅能即使地观察到车辆行驶路线上的一切已经出现的情况,更能够准确地“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能判辩出这种情况对自身的驾驶是否会带来危害。 / i# r/ z9 @4 y2 y' Y
那么,如何作到这一点呢? ! l! s6 z6 L, G) P/ R- z( ~
> 熟练掌握并随时应用“防御性驾驶技术” 4 X! p1 m7 h! S) ?: F) `
二、防御性驾驶技术
6 T3 e( n/ K8 N' Q定义: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准确“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地采取必要、合理、有效地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技术。
0 [7 l4 u% n8 V: ]$ x- ]3 t& U防御性驾驶由四个过程组成:
! T7 |1 ]5 T, @2 h1、 辨别(Identify ):驾驶员必须及时发现 行车路线上的任何物体。 Z. C- r5 X9 H6 R: N/ d
2、 预测(Predict ):必须将运动物体视作为会带来危险的物体,预测该物体的下一个动作。
3 t4 Z: E: {' Y" A$ w3、 决定(Decide ):在“辨别”和“预测”后,驾驶员必须作出决定,是否要停车? 变速?…… % Q) v, w- ^% H; b S
4、 动作(Act): 一旦决定,就要用身体动作来实现决定,切不可“再等等,再看看”。
! A. }3 q, d6 B0 ] 有关“防御性驾驶”方面的理论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应用最广泛的是“史密斯系统”。
( Q3 F* i- x) q/ p P6 y三、史密斯系统 ( Q+ y& i* R1 x3 F' Y4 r
3.1 介绍
1 ?' o8 h( I- v- Z0 u0 I2 R史密斯系统由美国一个二战退伍老兵哈诺德•史密斯在1952年开发总结出来并开始推广应用的。自七十年代起,其发展达到了高峰,因为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发达以及私人桥车的激增,“交通事故”成为所有美国人的最直接、最具威胁的“敌人”。 % j! n: x9 M; D# A; n6 k* E
史密斯系统以其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已被大部分从事公路运输的公司所接受并应用。迄今为止,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已将该系统正式纳入驾驶员培训的必修课。资料显示,驾驶员经“史密斯系统”培训前后,总的交通事故率下降40%以上,有的公司甚至下降了77%。其特点: ' G$ b1 o' g, Y8 }
● 通俗易懂;
) U L7 u, D" e) z% e ● 行车时随时随地均可应用;
7 D& P9 P0 \* F$ U! r( W0 r- k ● 驾驶员容易接受这些方法; ; i! c3 }3 y" @+ B7 k/ {) h
● 帮助驾驶员养成良好的安全驾驶习惯。
1 G8 u$ X) c. P' ]+ o9 Z+ o3.2 史密斯系统对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2 J( W& U7 T; d2 v$ f% \- U
世界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无谓的死于交通事故中。为什么?对此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答案,但其中最重要的答案是:几乎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去阻止这些惨剧发生。诚然,有些交通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年数百万起的交通事故中,只有极少数部分是“真正不可避免的”。正确而适时的“预防措施”则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6 K4 i- M! j. p4 _% n9 O v
假如史密斯系统可用一个词来给交通事故的起因下定义的话,那就是“预防措施”。史密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驾驶技术的集合,它能帮助驾驶员对行驶环境、各种变化和危险性(不论你在何处行驶,也不论你驾驶何种车辆,这些总是存在的)的观察、思考和动作。全神贯注、下意识的预测、准确判断、极早地辩明及审慎地反应即是这些技术的主要特点。 % a+ V1 P% t( C3 Z# ?
众所周知,有许多不定因素均可引发交通事故,每起事故本身都会有一个独特的原因,但这些原因背后,总会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人为的错误而造成的。包括:
. ?$ Q, Y% y# L, B1) 疏忽: 在瞬息万变的马路上,车流中,许多驾驶员都不能很好地注意重要的情况。 而“变化”是马路上最永久的一件事,每一时刻都会出现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驾驶员去辨别和分析。
# p& A7 h1 V3 k! e2 u0 o 9 [: f U+ W" S
2)过分集中在一些小事上:有些驾驶员会在很长时间内过分集中精力在某一些小事上,从而错过了其他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事情。
, g2 k' E$ H q3 ^# }, s( K) W* P
3 q9 D9 K8 l3 m3)没有足够的时间:驾驶员常常不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做决定,然后采取动作。主要由于未能提前发现问题。 # H* }; U/ }9 z& ~
" I- c: X) \6 i
4)没有足够的空间:驾驶员们往往会同时行驶在一个拥挤的车群中,即“凑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停车或躲避时,已没有空间,结果即会造成追尾,撞车。
; f9 E6 Z( D' O6 o6 _
: E6 N4 Q, q. s' q, l- }: i5)不允许别的驾驶员犯错误:驾驶时,人们通常不能及时地观察或预测到别人会犯的错误,从而造成事故。 * r: D5 j1 M& m/ A. h( ~. d$ R
. a* W' A4 ] H- }8 E6)没有足够的培训:由于车辆的装备不同,驾驶员有可能并未得到足够的培训便匆匆地驾车上路了。 % A3 e# W3 i. r6 W
0 b0 Q( o* S) h! L7)未能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调整:路况、载荷、气候等条件的变化均会影响到车辆的驾驶性能,驾驶员应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适当的操作车辆。统计表明:若驾驶员能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 M+ p5 `& }/ |! q0 W! \5 E- o
% t+ _5 L8 I) [& l+ _* I8)驾驶员情绪:人们通常在驾驶时喜欢释放情感,由不良情绪而造成的不良驾驶态度往往会分散注意力或采取一些不安全的驾驶行为,从而引发事故。
3 F1 `& J& c% b) B& v9)驾驶员不自我珍重:酒精、毒品、疲劳或疾病等情况下驾驶均能导致事故。
& d7 h g0 }3 J6 R, g/ S% S10)车辆缺陷:由此引起的事故比例很少。若驾驶员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这类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 m6 s% f4 t2 F, @ 基于上述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史密斯系统开发了五个防御性驾驶技术的关键 ----- 史密斯的五把钥匙。
; e2 z3 {/ Q0 _0 L& E+ `5 P 3.3 史密斯的五把钥匙 ; ^; S9 U v0 X
: U& m+ u( P. T8 G; l1)瞄向驾驶高处 AIM HIGH IN STEERING 第一把钥匙匙 # y; z; b8 c$ Q ?7 Y5 J
0 j0 l; c; f5 M
人类如今已习惯于操作机械装置,尤其是机动车。但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有其与生具来的局限性。我们的眼睛只是为在大约每小时5公里的行驶速度时搜集信息而进化的,而这个速度则只是步行速度。驾驶车辆时的速度则远远超过了这个极限。 ' g6 Z& Q6 Z9 K1 n6 X! s
是否人类已经真正适应了在驾驶速度十多倍甚至于更多步行速度时,能够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定了呢?是否人们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瞬息万变的交通状况下,能够与各种变化保持同步甚至超前的思维方式了呢?假如是的话,人的错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就不会出现了。更快的行驶速度要求大脑能够更快的处理更多的信息,并要做出决定。研究显示:在正常交通状况的道路上安全行驶1.6公里,驾驶员的大脑里会做出115个决定。要做出如此多的准确的决定,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时间是绝对不可能的。. \2 |* ?: l) B4 f2 x' a
( m$ @. V: F* x$ P1 [! E
养成合适的观察习惯对于获取全方位的信息和争取到做决定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其中被称之“15秒视力引导时间”便是其中之一。 / G4 Q, Y" D U" Z1 c
所谓“视力引导时间”:是驾驶员在驾驶时用视力来引导车辆的距离,这个距离用时间“秒”来衡量,因为它与行车速度有关。史密斯系统要求视力引导时间至少为15 秒。
1 b O' G% M- m4 R& y6 J: e6 Z- N平均来说,普通驾驶员的视力引导时间为3~6秒,属于“眼往低处看”的一类。一旦险情出现,这样的驾驶员会很难获取足够的信息并做出从容的决定,也就难以采取稳健的安全动作来驾驶自己的车辆。
8 J h/ p! l+ Z5 G“眼望低处看”的驾驶员主要集中观察离其车辆最近的物体,这样会导致最常见的追尾,突然变道、过度制动等险情。 : W0 `" r% [$ e) U
卡车或槽车的驾驶座椅会使驾驶员感到坐得高,但这并不等于驾驶员就会“看得远”。“瞄向高处”强调的是“看得高”而不是“坐得高”,这是一个有意识的,永恒的不断扫视远处物体以获取信息的习惯。
6 f2 y# E. ^8 `* ?% _' q# w5 x要求: 3 o- n$ _1 K8 \% g' r
� ● 视力引导时间至少15秒; 9 w) n* a% A! ^' G6 @
� ● 如果可能,将眼睛引导时间增加一倍,至少30秒;
! i9 s& i" P7 r* ?+ i� ● 对前方的悬挂物体、树枝、桥梁等要不断观察、思考并做好准备。一定要尽量早 地注意到这些,以便有时间判断其是否会有某种危害。必须记住:车的总高度是随装载重量和路况而变化的。提前进行判断即可采取措施,选择合适的车速和挡位。
( t2 P7 P2 l0 w. {� ● 要不断地从前方行驶的车辆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时候前方车辆的某些动作如刹车 等说明前方有问题,而此时你本人却并看不见。
- C" I) }. |3 L: L' C ● 夜间行驶,要尽量观察灯光覆盖以外的地方。 确定前方道路是否有潜在的危险,注意前方的交通信号灯,合理控制车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停车和起动,这将会节省燃料,减少刹车、轮胎、传动轴的磨损,也节约了时 间。同时会减少在交通信号灯前停车造成的追尾。
, ~$ U6 Z( ^+ ~ t# r% Q2 N [" R6 v" v( d# T
图中:MPH为英里每小时, 1英里=1.6公里;FT为英尺, 1英尺=0.33 米 - Y7 q$ `+ d2 t- `
图1:在不同行车速度下,一般驾驶员的视力引导时间和史密斯系统要求的对比图。
: m4 J! m3 s+ ^6 X8 C5 w, {1 L! E : M3 Q z! C( m- ~6 l: n9 _, D
2)清晰宽广的画面 GET THE BIG PICTURE 史密斯的第二把钥匙 + v0 ^# X# g G" u& G- v. f
( f- q* l! d' Y2 {
要作出正确的决定,就需要全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来源仅仅依靠15秒的视力引导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驾驶员 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建立一个360度的环形信息源。 足够的视力引导时间只不过是在驾驶车辆时获取车辆前方大量信息的手段之一。而“清晰宽广的画面”还包括车后和车两侧的情况,很显然,这就需要经常性地扫视反光镜。史密斯系统要求扫视反光镜的频率为5~8秒一次。 * h/ }# L; K0 A7 w
在宽广的画面里,有许许多多物体映入你的眼帘,涌入你的脑海,那么,什么东西是你必须真正加以关注的呢?这就必须学会能在尽量短的时间里筛选出具有潜在危害的东西(如:其他车辆、路上行人、动物等),去除那些毫不相干的东西(如一幢房子、远离道路的人群等)。
& ^" l. J# ]8 n0 E& c 仅仅能够直接地看见或从反光镜里看见物体仍然不够,驾驶员还必须避免影响视线的一切障碍。从大卡车到摩托车,视线障碍形态各异。假如你必须跟在这些障碍物的后面,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不要挡住你的视线 --- 与它保持适当的跟车距离。
3 x& c; v* d+ K7 D( Q, A) L) D9 q( [ 紧跟一辆大卡车,肯定不会得到15秒的视力引导时间,也不会得到宽广的画面。紧跟在一辆小汽车后,也许不会影响你的视线,但它会使你分散注意力,从而得不到宽广的画面。你跟得越近,你就会发现你的眼睛盯着前一辆车尾部的次数越多,这是因为你会下意识地防范前面的车采取任何突然动作(如急刹车等)。 : ]% R9 W% X# @* n
史密斯系统要求跟车距离在正常路况下至少为4秒;在雨、雪、冰等不利路况下为8~10秒,如何计算跟车距离呢?先选定路边一个静止的参照物,当前方车辆的尾部通过该物体时开始计时,一秒、二秒…直到你的车到达该参照物,总共花费的时间即为你的跟车距离。6 l& \ E; h, D
肯定有人会抱怨:两车间这么大距离,别的车辆会趁机夹塞进来,你需要减慢一点你的速度来保持足够的跟车距离,似乎是夹塞的车辆占了你的便宜并影响了你的行程。而实际上,最重要的是让夹塞的驾驶员也获得了同样的空间却反而阻止了他占你的便宜。为什么?试想:为了不让别人夹塞,你就必须紧紧跟随前面的车辆,这样你既失去了宽阔的视野,也失去了安全性。也就是说,你所做的一切和跟车距离都是别人替你决定的,而非你自己这才是真正占了你的便宜!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去冒这样不必要的风险呢?, 0 f1 _1 x @/ t+ q8 I( y
表1 给出了在不同速度下的跟车距离供参考% j5 G) ?2 f$ w" b, D( H1 k
速度(KM/H) . M; U5 @/ h( r0 s/ k9 X0 I
图二 跟车距离 米 4 ^* A+ o, X8 h, ^
显然,这样做是不值得的。更何况,你作为一个职业驾驶员,对那些业余者作些让步也是应该的。 3 p+ M% R/ L( U( P$ d1 R+ P* Q
同时,也要格外注意那些心不在焉的驾驶员,这一点往往会被忽视。在茫茫车流中,总潜伏着个别驾驶员或是欣赏外部景色,或是倾听聊天,或是低头找东西……总之,不在专心开车。离这样的车辆越远越好。
/ q& A( a3 D! s" z4 t, [+ F要求:
+ f; k4 I( h' q0 s/ F; ?+ J8 V6 l� . 驾驶时眼睛扫视反光镜的频率为5~8秒一次;
6 d; P- ^3 ^2 D) q� . 跟车距离:在正常路况下,至少4秒;不利路况下,至少8~10秒。
- M$ H3 F: k( \3 f# ]* `
6 @$ t2 @' v, T: }& {% C: r 3)视线灵活 �56320 . KEEP YOUR EYES MOVING 史密斯的第三把钥匙 4 G* u/ j, r( [, e% O7 ?- H# l
9 I* N3 `' R. F4 s% X 许多驾驶员因为不习惯充分发挥眼睛的观察能力从而不能获得“清晰宽广的画面”。 # E& A, f/ |( M5 R( s
人类的眼睛有两种视觉能力:边缘视觉和中心视觉。前者是用来检测物体的存在,而后者则是研究物体的特征。 6 h% @5 d, `' Q6 s
2 A1 w6 |3 m* m! E. h
绝大多数人用双眼观察时,左右两侧各有90度的视野,共有180度,这就是边缘视觉,而其中只能有大约3度的范围属于中心视觉,用它来辨别物体的特征。图 3 所示。 , a3 e' m3 T0 G' g9 v8 [" L
为了增加边缘视觉的感知效果,就要不断地使用中心视觉,换句话说,眼睛需要不停地转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边缘视觉的优势,反之则会失去边缘视觉所感知的物体,也就不可能得到“清晰宽广的画面”。因此,长时间地“凝视”(仅用中心视觉)某一物体是非常危险的,避免这一危险的方法是:不要“凝视”某一物体超过2秒,即眼睛每隔2秒需转动一次。
5 P, [4 s* I: z7 `- ?- y( t j- U' E5 ~5 `' F5 c( U! d- I
# M) d9 o% E; [5 n0 @7 F' m0 h- S# Y 图3:边缘视觉和中心视觉
7 Y) w; I5 Z) b ]
/ t+ s2 o% |$ [8 B5 H 为了增加边缘视觉的感知效果,就要不断地使用中心视觉,换句话说,眼睛需要不停地转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边缘视觉的优势,反之则会失去边缘视觉所感知的物体,也就不可能得到“清晰宽广的画面”。因此,长时间地“凝视”(仅用中心视觉)某一物体是非常危险的,避免这一危险的方法是:不要“凝视”某一物体超过2秒,即眼睛每隔2秒需转动一次。
8 H1 w" ^, M, b0 }; G 但也不能过分强调边缘视觉的作用,边缘视觉只是一个“警报系统”,它是从不断变化的道路交通状况中,通过颜色、运动、光线等现象来随时更新信息。如果眼睛处于“凝视”或“盲视”状态时,这种“警报系统”就失去了作用。我们知道“凝视”是盯着一个物体看,而“盲视”则是眼睛盯着一个物体,而大脑却在思考别的问题,就象白日做梦一样,显目光呆滞。这种情况在驾驶中会经常发生,例如在路口停车时,驾驶员总会盯着信号灯,一旦变绿灯,即挂档加油通过路口,很少有驾驶员会左右前后的环顾一遍,通常情况下,都会很安全地通过路口,但要切记,并非永远都是可以安全通过的。
8 X+ l; l/ M- R1 E& B, G; ^" Z “凝视”的另一种后果还要与行驶速度联系起来。假如车速在80km/h时,驾驶员凝视路边的广告牌4秒钟,而在着4秒钟内,车前的任何情况都会随时发生,这时车辆已经行驶了88米的距离,驾驶员无论如何是来不及采取措施的。所以,通常所说“速度太快”, 不仅是指速度相对于路面条件、交通状况或是气候条件而言,同时也是相对驾驶员的视觉能力、思维能力而言的。
; P- ` H0 R1 p% x0 x, g( {2 m" Q 0 t4 x; I9 J X
要求:
' y. K! L6 C4 [5 }8 b( Q�
( s# {& g/ `7 Z* L, b) J" v+ ] . 每2秒转动一次眼睛,以避免“凝视”和“盲视”,并保持头脑的警觉。
$ P0 J$ y; c# a. l8 ^( T9 S� . 通过交叉路口前(不论有无信号灯),要先左看、再右看,然后再左看,左看2次 是因为通常最具危险的车辆来自左边。
$ [% Y8 ]+ \+ j% V- r3 I( W2 C6 Y- O% V, t5 K2 K5 Z
史密斯的前三把钥匙只是让驾驶员很好地注意到了周围的驾驶环境。但仅仅“注意”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遇到险情时有逃避的路线。这就是为什么要求驾驶员必须有“足够的空间”。
' C3 ^4 ]! j; y0 W T! k3 N “空间缓冲驾驶”也是史密斯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它在事故预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意思是要求驾驶员在通过交通较为繁忙的地段时,要对各种各样的交通变化作出不断地预测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车辆,以便为自己车辆的周围创造一个充足的空间。
( A- X* K" C" T变化会引起惊吓。驾驶员在驾驶时受到惊吓总是令人不快也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如果驾驶员能够对各种变化采取相应地正确反应,这种惊吓就会被降到最低限度。而如果驾驶员始终有“足够的空间”的话,则这种正确反应总是可以做到的。这把钥匙就是要让驾驶员增强处理意外的能力,并阻止最大的惊吓——事故的发生。
! G3 r8 B w% V: L 驾驶汽车时,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在你的车周围很少或根本没有其他物体。这就是营造“足够的空间”的目的:给你自己车的周围创造并保持足够的空间(图4)。 假如有人趁机夹塞进来使你感到很不舒服,就放慢速度或改变一下自己的位置,以便重新获得应有的空间。有二点非常重要的思维习惯需要养成:(1)总想使自己车辆周围有足够的空间;(2)一旦失去这种空间,就会感觉十分不舒服,然后再极力地去重新营造这种空间。
$ |! D: D7 x/ |9 T+ v3 j0 @8 {3 S% V$ C+ b2 @
4)足够的空间 Leave Yourself An Out 史密斯的第四把钥匙 �
+ l) J1 d- t/ q3 x6 H3 C; H+ a8 s3 I6 B. f
史密斯的前三把钥匙只是让驾驶员很好地注意到了周围的驾驶环境。但仅仅“注意”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遇到险情时有逃避的路线。这就是为什么要求驾驶员必须有“足够的空间”。 ( h* R! \1 X3 Q! c% p$ J
“空间缓冲驾驶”也是史密斯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它在事故预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意思是要求驾驶员在通过交通较为繁忙的地段时,要对各种各样的交通变化作出不断地预测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车辆,以便为自己车辆的周围创造一个充足的空间。 % G3 M, F" P, V, `8 F- \
变化会引起惊吓。驾驶员在驾驶时受到惊吓总是令人不快也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如果驾驶员能够对各种变化采取相应地正确反应,这种惊吓就会被降到最低限度。而如果驾驶员始终有足够的空间”的话,则这种正确反应总是可以做到的。这把钥匙就是要让驾驶员增强处理意外的能力,并阻止最大的惊吓——事故的发生。
- V' H6 l2 }, [( T 驾驶汽车时,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在你的车周围很少或根本没有其他物体。这就是营造“足够的空间”的目的:给你自己车的周围创造并保持足够的空间(图4)。 假如有人趁机夹塞进来使你感到很不舒服,就放慢速度或改变一下自己的位置,以便重新获得应有的空间。有二点非常重要的思维习惯需要养成:(1)总想使自己车辆周围有足够的空间;(2)一旦失去这种空间,就会感觉十分不舒服,然后再极力地去重新营造这种空间。
: F" W Y- H% G2 E2 [6 Q! s+ g. Y9 I7 U) P+ B* u: |2 W) t$ u
要求:
6 ]5 ~( e9 V1 B7 @�. 在你的车辆周围(前后、左右)营造出缓冲空间;
4 q0 G) g* p3 E9 m. {$ |! g�. 开始时,你用第一把钥匙
' m2 O3 q8 q) e# Y$ x) ^�. “瞄向驾驶高处”,(选定安全路线,达到15秒的眼睛引导时间;然后使用 第二
@0 X' J& H$ q5 y( M$ o/ l
) a8 ^: i/ |1 W) u+ S7 P/ b把钥匙,达到足够的跟车距离。现在。你车前方的缓冲空间就有了。
; `: I5 [( j) L- g- V! f% B' X� . 至于车两侧和车后,须作出必要的调整,如改变速度、改变车道等。大家知道, 车流总是喜欢“凑堆”,这种现象既不安全,也会限制驾驶员的选择。因此,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都要尽量避免车辆的“凑堆”。 3 v( u" @; _* _
� . 若不可能同时在四周营造足够的缓冲空间,那么至少应在前面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视野开阔,停车方便。然后再尽量在至少另一面营造空间。
8 \/ K4 F" U4 Y [2 H( D; x3 ?4 ^) K& E
* c6 w+ T {4 g+ W6 {( y4 w
图4:缓冲空间 ( w/ M5 p( y, Q+ m* h: c: j" r
, X7 h/ d7 [/ M
􀀀 不论四周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驾驶员都必须时刻注意到周围空间的变化,要通过反光镜不断地关注车后和两侧,在有别的车辆驶入你的盲区之前就应该发现它。 9 x2 D! e4 y9 U+ |! U
� . 行驶在有车辆停放在路边的道路时,若有可能,尽量在远离停车道的地方行驶,若必须紧贴停车道,则要事先仔细观察各种危险信号,如车上是否有驾驶员,刹车灯是否亮,车子是否开始移动,马路边是否有人等,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以防有任何突然情况出现。 * ~3 _0 \3 A( ~4 u
� . 驾驶大型车辆(如槽车、卡车)时,小汽车往往会紧随其后,而且通过反光镜根本看不见。一旦有这种情况,应提前发现它,并设法鼓励它超过去,千万不要让它跟的时间太久。
) \4 C o. J: I# E: W+ ?� . 临时停车(如在路口),在你的车前应留出6~8米的距离(约一个小汽车的长度), 若是排在第一位,应离停车线有3 ~ 4米(约半个车身)。
( A- d2 H. _& {% O5 d+ f3 u4 C� . 临时停车后启动,比如在路口由红灯变绿灯,应在前方车辆启动后。延迟2秒再 启动 / x/ v; C5 c: m4 b
你的车辆,以便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
8 M7 y: {* s0 ^& n
! C, t3 s. i9 M6 J, q2 x0 H5)确保他人看见——— UU MAKE SURE THEY SEE YO 史密斯的第五把钥匙 1 _# w: X6 w1 ]; c7 P8 Q
, m2 l. h) f4 c; G 图5表明某个人可能会出现在你行车路线的前方,这往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你就必须在尽量早的时刻就与他建立“眼神接触”。让他知道你的存在。“尽量早的时刻”意味着你能尽量早地得到希望的结果;尽量早地提醒你后面的车辆;一旦发生险情,也可尽量早地采取措施。 2 k) p; V* Z: j! b) [( k* x$ t
“眼神接触”是相互沟通并获得预期结果的一种有效沟通方式。但需要指出的是“眼神接触”并不能保证安全,它只代表对方看到了你,却并不代表对方完全按照你的思路去行动。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会时刻保持高度警觉,能尽早地判断出紧急情况,并能通过各种方式向对方传送警告的信号。不仅要警告前方进入车道的人,而且要警告车后的人。 * m4 q5 @& U, [
1 o+ \4 v! P$ J' h9 X
图 五* K( r; D% w/ h E, |, c5 U
要求: 5 \7 D: U; K* r& h7 ~4 z, K
� . 轻轻地、友好地揿一下喇叭会引起对方注意;
9 X% q- c, L+ x� . 用前大灯;
0 C( U, q% b) P� . 用刹车灯告之后方的车辆;
1 ]+ ~9 w+ D( v, M' U# b" o . 作好应急准备,一旦警告无效,则利用缓冲空间让自己有路可逃。
! F! V+ a3 I4 A: X5 r( z% i7 L0 m- S9 O G9 n1 g h5 E0 Q, E
请记住警告的及时性。若驾驶员能通过前五把钥匙将自己培养成具有良好观察和思维习 惯的人,则可随时发出及时有效地警告,而不至于惊慌失措。 4 p: f3 @ j. l/ Z1 J! a+ |
. Y( f3 i0 k4 g5 ]) g
小结 # y" E( l( f% S/ b
5 |& Z0 t3 C' B. O7 V2 g, o6 b" Y
✔驾驶时极目远望
- {2 d8 a' ~. l9 u/ c- O0 F•至少15秒的视力引导时间
7 }. q; ?9 H& l3 z8 X/ \; @+ o& i* j4 ^✔1、 清晰宽广的画面 # c: z( e4 e' l5 ]5 Q, W3 P
•正常路况,跟车距离至少4秒
7 W; J4 h. S8 L/ @2 z+ A•非正常路况,跟车距离至少8~10秒 9 z* t8 a+ x( M1 Y$ m( s; J
•每隔5 ~ 8秒扫视反光镜一次
. _' f3 z$ Y D3 e✔2、 视线灵活
' }/ X; x& G# \! h•每2秒眼睛转动一次
2 D# V5 z+ b, V7 m✔3、 足够的空间 6 F; O3 q5 a. \ h) W, ?. _
•红灯停车时,若排在第一,离停车线2 ~ 3米(半个小车长) 8 h" N. A3 J) m7 z+ D: A
•红灯停车时,若排在中间,离前面的车6 ~ 8米(一个小车长)
! n: w0 M; B" I: ^•绿灯起动时,若排在中间,比前面车慢 2 秒 9 Q" |$ U: Q- ?6 b
✔4、 确保他人看见你 ! o2 p9 `5 n" E4 |: Z
•用喇叭、灯光 、手势
2 Q% l# I: \9 A7 K, D•眼神接触
: c1 I ^, i0 q" K
3 M7 l# y% ?# V; J四、倒车安全
* r ]/ h% d; b. S/ l6 a
% ~% k% Y1 b) {% `( O 倒车时发生事故是非常频繁的,即使是一些非常优秀的驾驶员也不能幸免。统计表明。一半以上的交通事故是倒车时发生的,着非常令人不解,因为倒车的时间大约占总行驶时间的2%,而且一些训练有素的专业驾驶员 也会发生此类事故。 X+ F! s3 P) N3 X4 Y; X$ n
以下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只需要驾驶员增加一点这方面的知识,驾驶时也许会给驾驶员增加一点麻烦,但却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 A. f8 v/ e9 S% [2 J* F; c+ v4 b先来分析以下倒车诱发事故的原因:, q3 Y1 Z$ Q- A( G" _
. `/ y8 K( c. [; ~) g9 u 1)不必要的倒车:许多驾驶员常常会忽视一点,若可以避免,则尽量不要倒车;
% y2 ^1 e. I2 K& D. K 2)盲区:尤对大型货运车辆,倒车时所要进入的盲区很大,而这个盲区是驾驶员在座
' s2 x7 R- i5 A. F, A8 l位上不能看到的区域;
0 P. n. S4 N1 y5 t" |7 d2 g) K 3)车辆设计:车辆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前进时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前轮总是作为导向轮,而在倒车时后轮与前轮的配合就会显得笨拙和难于操纵。对于有挂车的车辆更是如此。
$ P( W- M5 f+ x) N 4) 缺乏足够的练习,因为在实际驾驶中,倒车的时间和机会极少,所以对任何驾驶员 & i6 \8 i% a+ H+ F1 X
来说,驾车前行总比倒车来得容易和熟练。
5 h6 r* ~9 ^# }# ?, B 5)倒车时缺乏思想准备:在大多数倒车事故中,驾驶员在倒车前都没有从周围环境中
. m# L# m7 I3 E# X) T. T4 k获得足够的信息,也没有必要的思想准备。
/ z/ f5 V. G/ j1 `& g k6 Z! a- v 6)倒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息:由于倒车时存在较大盲区,尤其对大型车辆。在车辆
1 x# _" G9 E& B% D- a$ s) Y倒退过程中更是前后左右难以顾全。 9 f& f5 F" K; t1 T0 Y
基于这些原因,让我们用史密斯的五把钥匙来预防倒车事故:
. x, }/ {1 c1 S; ]* f
. {9 G e% u) i. N2 f% A) x 4.1 瞄向驾驶高处
& O% @1 O2 e. m% b' J
. ~ n+ V" q5 O, E: A7 o0 `% r • 要求驾驶员在停放车辆前就要尽量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停车位——不需要倒车或有充足空间 可以倒车的地方。
' u/ ~" |# L0 I. _+ x
" i% k5 H' q8 g# I: c • 尽力避免在你停
2 I7 F7 |8 \3 X' m$ v Q3 N0 T1 e
# V }6 c1 u0 c3 m. ]1 p) ~ • 注意到上空的各种挂物,如电、房檐等 % {% T. ?0 Q- H$ n
/ I! v" e0 f+ Q5 l5 ^. k 4.2 清晰宽广的画面
- J8 `' y* ~) |; ~2 t1 J7 w
" m5 V$ ^- ^ P5 R ●倒车前要看清车后的一切情况
, I& L, B7 X4 `2 z$ t# Y4 z' G
7 b5 @4 E* ^) m7 g3 g; X: p* D/ |/ ^ ●排除掉可能引起事故的障碍" o8 n# t& w( g
; I, t, a3 z; J* j0 Z●若心中无底,倒车前要绕车一周,仔细查看 1 F a- J- v6 h @% F" F. {5 y. [
( {$ {( W3 |& `7 o0 z
●若可能,请求别人指挥你倒车
3 O8 ^/ {- d2 O6 n+ D
* z( ^3 Y' w z# t# B2 m6 F0 d4.3 视线灵活
0 b; M' L# v- m' l6 K
! h6 c5 ]! q' E. k' T/ q• 不要将目光盯在一些小事上,倒车时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新的情况存在 Q! L7 T7 T k- p* K
5 a2 O: M! t6 a( e' \# j# E1 {• 充分使用边32536 .视35273 .和中心视去获得全方位的信息
7 m/ L+ I7 l2 h+ ~1 F) }: l8 ]" l' o1 j) h5 F
• 缓慢倒车 . j* B8 `4 v- e: y: w
1 |$ ~; w' s& q1 W, r$ D; W4.4 足够的空间 # }) y3 g) T8 g* ^$ c/ p4 |
+ c8 j3 B8 G2 A, ^ k* m: d# _
• 选择危险性最小的时刻倒车 9 N5 K# k, Q& J9 C+ D+ s. b/ Q; W3 @
5 e7 |! H+ r( A2 l6 r8 B$ e& }( O
• 不要距其它车太近,除非特别必
1 b" z5 F5 \4 Z, {% \8 Y) u9 r- ` L" F+ s
• 尽量把缓冲空间扩至最大 7 R, R$ ^4 E6 V' ]! `3 u I# y
6 |6 g- a6 d* F7 g4.5 确保他人看见你 - b2 q: E1 @5 b$ {. U
4 c/ H7 J/ N& p: M/ ?• .为有认为有人会进入倒车区域,尽快与他进行眼神接触,再使用各种其 必要方式,如喇叭、灯光 : w" w% P' U. ^- L2 d8 d" p
! E. ~$ Q8 @9 q. D
• 确保对方领会了你的倒车意图
* K7 c1 e7 V3 A$ O ( \! K) U5 g- A- ?6 V
% Q8 V& h% E/ \& q9 @ Q7 J) `
4 V- ?4 D3 T! l9 |! j+ I
5 b& @) h( i# L9 k4 |* n2 D( C |
|